“個人品牌是指個人擁有的外在形象和內在涵養所傳遞的獨特、鮮明、易被感知的信息集合體?!毕啾扔谝酝漠a品品牌以“物”為核心,個人品牌更注重以“人”作為有經濟價值的無形資產進行品牌化塑造。正因為人相較于物的情感屬性,個人品牌往往比產品品牌更為立體、形象,有血有肉。可以說個人品牌既是人物的品牌化,也是品牌的擬人化。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在全民自媒體化的背景下,個人品牌越來越為人所重視,而在農業領域也出現了一些極具代表性的個人品牌,如鄉村網紅李子柒、竹鼠養殖戶華農兄弟、“橙王”褚時健,還有近期火熱的帶貨主播縣長等等。在近期的“芒種觀察”欄目中,將推出農業領域個人品牌系列,與大家一同交流、探討新媒體時代下個人品牌如何為農業品牌注入新能量。

從昨天開始,一個熟悉的名字“羅永浩”又在朋友圈刷屏了,他在4月1日的抖音直播首秀中收獲了累計4800萬的觀看人數、超過1.1億的交易總額。這位初代網紅,從英語培訓到全國巡講,從錘子手機再到現在的直播帶貨,總能在網上引起轟動,不論追捧、嘲諷還是看熱鬧,其作為網紅在傳播效應上可以說是成功的。前有李佳琦、薇婭,現在羅永浩又火了一把,直播帶貨注定成為今年的網絡熱點。與此同時,縣長直播也成為了當下熱門的話題,各地書記、縣長為了提高本地知名度,帶動農產品品牌傳播、銷售,紛紛走進直播間,當起了“賣貨郎”。相比于那些專業的網紅主播,縣長們有自己的獨特優勢,但如果想在這場直播“大戰”中突出重圍,形成有效的品牌傳播影響力,還需要做得更好。本期芒種觀察,我們就來探討一下縣長直播的現象、做法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各地縣長亮相直播間
圖源 百度圖片
要說縣長直播是個新鮮事,其實也不算太新鮮。早在2016年網絡直播帶貨剛興起的時候,就有縣長親自上場直播的先例了,而且從那時候開始,對官員參與直播帶貨的稱贊和質疑也伴隨著出現了。盡管如此,縣長直播作為一種風潮紛紛涌現,卻是近期才有的現象。這么看來,對大多數不太接觸網絡直播的人來說還是挺新鮮的。受困于新冠疫情的影響,農產品滯銷成為了國內農人們的普遍難題。就在廣大農民苦不堪言的時候,縣長們再次出來為老百姓站臺,不過這次不再是以往那樣去活動現場發言助威,而是把站臺搬進了直播間,“村播計劃”、“縣長來了”、“戰疫助農”等等,各種直播活動陸續開展,有聲有色,引起了農民、網友們的叫好,也吸引了人們的關注和討論??h長直播好嗎?當然好,這是為地方農特產的公益代言。那縣長直播效果很好了嗎?這當然也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的。我們希望的是能借著助互聯網的這股東風,以更好的形式將縣長直播這一“中國特色”的帶貨模式呈現出來,更有效地推動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傳播。
雖然是臨時客串主播,但相比于很多職業主播,縣長們表現得絲毫不遜色。盡管在直播技巧上可能略顯生疏,但縣長們也有著自己的獨特優勢。縣長作為國家公職人員,同時又是一方“父母官”,其一言一行都可能影響到整個地區范圍,因此需要比普通崗位更嚴謹、負責。也正是如此,民眾通常都會將之視為權威性的代表,縣長親自出來給農產品代言,人們很自然地會給產品的質量安全系數加上幾分。
雖說外來的和尚好念經,但對于農產品來說,外行的主播可不一定有縣長念得好。相比于很多主播連地名都說不清,來自本地的縣長們要專業很多,他們更了解當地情況,對主管的農業領域如數家珍,能將本地農產品的優勢、特色更深入、具體地傳達給觀眾。而且如今的縣長集體越來越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當80后成為消費主力軍的時候,這一批80后縣長成為了更了解消費需、消費心態的KOL。

周至80后副縣長耐心介紹周至獼猴桃的種植技巧、營養成分、糖度等專業知識
圖源 抖音直播截圖
有人質疑說“縣長兼職主播不違法嗎”,殊不知縣長直播完全是公益性的。他們不像職業主播通過直播收取報酬,而是從政府官員履職盡責的角度為農民做服務,其中摻雜的個人利益要少很多。盡管其直播內容很難做到絕對的公正公平,但至少在受益面上是覆蓋本地區的普遍群體的。而且,其公益性也使得其公信力得以提高。

縣長在某種程度上就是這個縣的代表,以縣長的身份,出現在熒幕上,更是直觀地將自身形象與地區形象劃上了連線??h長開直播,一方面是在向觀眾介紹本地特色農產品,另一方面也是在展現地方特色文化習俗。其天然的地方代言屬性,更容易加深觀眾對地方特色農產品的產地認同。

盡管我們的縣長都是人民公仆,但在老百姓的傳統意識里,對這些為政的大多仍是“眾星拱之”的印象。當縣長們突然出現在輕松歡樂的直播間里,拉家常似的給大伙兒介紹特產、風土,雖隔著遙遠的手機、電腦屏幕,但網絡情緣一線牽,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拉近了。很多縣長在直播間里放下了領導架子,跟觀眾熱情互動,甚至還有唱歌、玩游戲的。這種強烈的反差,吸引了民眾的好奇,也引得眾人叫好。

圖源 西瓜視頻截圖
縣長直播帶貨是“互聯網+”在電商扶貧領域的創新性之舉,其最直接、最顯而易見的效果就是提高了農產品的銷量。我們看到幾乎每一位縣長都交出了優秀的直播成績,很大程度上解決、緩解了本地農產品滯銷問題。

關于縣長直播成效的新聞報道
這是帶貨之外的另一更高層次的意義。而且各地縣長為本地區域品牌代言,縣長之間的直播較量,也間接地帶動了地區間的品牌化競爭。
在互聯網大發展,全民娛樂的背景下,人人都是自媒體,縣長直播給農民群眾起了帶頭示范作用,為當前的脫貧攻堅樹立了可供借鑒的新模式。
縣長親臨直播間,有人質疑是作秀。且不論其是否有一點點作秀的成分,單從結果上看,確乎是拉近了“官民”之間的距離,縣長不僅親自實踐了帶貨的過程,也幫助解決了群眾的部分問題,對于樹立地方政府的良好形象,增強凝聚力、向心力,是有重要意義的。
縣長直播形式多樣,根據直播人數可大致分為單人直播、聯動直播和團隊直播三種形式。單人直播顧名思義是指主要由縣長一人出現在直播間完成帶貨直播。這種形式靈活多變,但也比較有挑戰性,一般需要有較豐富的直播經驗。

聯動直播通常是“縣長+職業主播”的形式,也是目前最主流的形式,就像是對口相聲組合里的一捧一逗,優秀的主播會作為配角輔助引導縣長進入直播節奏,并在出現直播問題時靈活應對,配合好縣長順利完成直播。這種形式的另一個好處是,搭配的主播通常自帶流量,能在直播初期就吸引不少關注。

圖源 西瓜視頻截圖
團隊直播指的是以縣長為主,多人組團一起直播,團隊成員通常由其他政府人員或行業人員組成,各有分工,做好配合。通常場面會比較熱鬧,不容易冷場,對區域形象的展現也更多樣。根據直播場地不同,縣長直播也可以分為室內直播和戶外直播。通常戶外直播的效果會更好,可以讓觀眾更身臨其境地見識到農產品種植、加工的基地和過程,對原產地、原生態的保證也更可靠,同時趣味性也有所增加。此外,還有一種直播形式值得注意,那就是將直播與其他活動結合起來,例如借助農事節慶、展銷會等等,形成傳播合力。
如今縣長直播成了一個熱門現象,為了更好地“戰疫助農”,各地縣長紛紛走出辦公室,走進直播間,當起了“賣貨郎”,這份精神屬實可貴。但看多了之后發現,大多直播風格類似,對于普通觀眾來說區別度不是很高,因此能讓人印象深刻的主播縣長也不多。要想使直播間出彩,使品牌傳播更有力度,還需要在形式、內容上做一些探索,將各地的縣長直播打造成更有地域特色、有差異風格的個人品牌。
盡管平時大會發言、參展推介都是常有的事,但對于大多數縣長來說,網絡直播畢竟是第一次,因此難免會受困于經驗不足而不知道如何面對直播鏡頭,不知道怎樣能吸引消費者觀看、購買。這時候就完全可以借鑒已有的成功經驗,向那些頭部主播,即各大平臺的優秀主播學習直播風格、帶貨套路。優秀的主播那么多,總有一款會適合。例如商河縣副縣長王帥就借鑒了李佳琦的直播風格,并結合自己的特色,將直播辦得非常精彩。

圖源 西瓜視頻截圖
與直播相對應,后期可以拍攝、剪輯一些短視頻,并配合其他傳播形式,延續直播影響力,將縣長品牌塑造得更為立體、豐滿。在鏡頭之外,需做好對售后服務的跟進,調查、反饋品牌傳播效果。同時,應當完善配套設施,建立和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推動“農產品電商”的持續發展。
建立起消費者對縣長品牌的信任,根本上還得看農產品的自身質量如何。近年來,各大平臺都相繼推出助農活動、助農政策,但消費者對助農產品的質量卻存在著質疑,出現了不少助農產品質量差的問題。要避免縣長直播帶貨陷入同樣的尷尬境地,就必須嚴把產品質量關,實施標準化生產。其中關鍵的一步就是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以高標準、高品質的區域公用品牌與縣長品牌形成相互背書的組合。
在近期的縣長直播熱潮中,不少芒種團隊的作品也有幸得到縣長們、消費者們的認可,紛紛亮相直播間。到底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圖源 抖音直播截圖

圖源 西瓜視頻截圖

圖源 《經濟日報》百家號

圖源 淘寶直播宣傳視頻截圖

圖源 抖音直播宣傳視頻截圖

圖源 淘寶直播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