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港實現草莓產業“雙百”目標
從1924年到2024年,東港草莓歷經百年,從7顆草莓苗到如今20.56萬畝,鮮果產值達64.4億元,全產業鏈產值超百億。“百年產業、百億產值”,東港市上下齊心,圍繞實施草莓品牌精品培育,構建起彰顯地域特色、凝結企業信譽、體現鄉土氣息的“1+N”品牌體系,托起了農民“莓好生活”的富民產業。
巧用活用政策杠桿
把品牌基礎做“實”
創設“草莓三項貸”金融政策,在全國率先開展農業設施抵押貸款,累計融資6.52億元,獲評遼寧省“六穩”“六保”典型事例。依托補貼政策,三年年新增設施內面積3萬畝,累計發放補貼1.26億元。創新品牌培育政策。積極爭取品牌打造專項資金1200余萬元,帶動企業品牌投入500余萬元,實現區域品牌與企業品牌優勢相嫁接、同提升。
創新人才培育政策。實施“歸巢行動”,由市財政補貼每個大學生、研究生2-3萬,吸引66名回鄉歸巢大學畢業生在本村從事草莓種植,82人從事電商銷售。
實施“電商換市”戰略
把品牌營銷做“活”
育強電商經營主體。依托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建設,支持和引導1000余名創業者從事電商產業。目前注冊電商企業、個體戶6600余戶,培育圣野漿果、奔多多等40余家電商頭部企業。
完善電商配套服務。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建立電商青年創業孵化基地和6個鎮級、124個村級服務站點,實現村級電商服務網點全覆蓋。與中國郵政、順豐、京東等合作,共同制定“商流+物流”全方位運輸方案,開通“草莓專機”,實現“東港草莓”全國48小時送達。
創新電商業態。開設淘寶、京東等草莓旗艦店,搭建草莓出村進城中轉平臺。支持本地企業構建“線下實體店+旗艦網店+物流配送”的一體化經營體系,目前已設立連鎖“線下體驗店”13家。建設孤山鎮電商小鎮、東北亞電商孵化基地,已吸引網絡直播公司89家、網紅90人,實現電商精準引流。
構建多線協同傳播模式
把品牌特色做“精”
打響品牌線上知名度。利用主流媒體打響品牌,讓“東港草莓”品牌家喻戶曉。利用網絡平臺賣響品牌,舉辦“東港草莓季·系列直播活動”。擴大銷售輻射半徑。聚焦本地,持續提升“草莓文化旅游節”含金量,以文藝匯演、“莓后”爭霸等多種形式展現東港草莓品牌魅力;面向國內,依托各類展會廣泛推介“東港草莓”,其中在廣州市舉辦的推介會上,成功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市場;面向國際,舉辦“中國(東港)草莓品牌發展論壇暨東港草莓北京發布會”,向世界展示東港草莓。
完善質量追溯標準體系
把品牌質量做“優”
打造生產標準體系。制定《草莓脫毒種苗生產技術規程》《綠色草莓生產技術規程》《“東港草莓”鮮果質量標準》,建立從育苗到種植再到銷售的全流程、高標準參照體系。
嚴控產品質量安全。嚴把草莓“入市關”,建立縣鄉村組四級聯動監管檢測網格化管理體系,近3年草莓風險監測抽檢合格率始終保持在99.98%以上。將草莓生產經營主體和農藥經營單位全部納入監管平臺管理,推行農產品(6.710, -0.03, -0.45%)質量安全合格證制度,實現農產品質量全程可追溯。
實施品牌維權行動。制定《“東港草莓”證明商標使用管理辦法》,規范使用草莓證明商標、地理標志。加強與京東、天貓、抖音等平臺合作,圍繞“東港草莓銷售授權”,建立政府、電商平臺和草莓協會三方信息互通機制,確保網銷店鋪“名副其實”。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