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銷合作社系統提高為農服務能力
供銷合作社是為農服務的綜合性合作經濟組織,是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力量。近年來,供銷合作社系統積極為農服務取得明顯成效。
在日前召開的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第七屆理事會第八次全體會議上,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黨組書記、理事會副主任韓立平表示,供銷合作社將持續聚焦主責主業,進一步推動農資供應、農產品流通、農業社會化服務、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重點工作高質量發展,持續打造服務農民生產生活和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綜合平臺。
保障農民用肥需求
連日來,中國農業生產資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農公司”)云倉物流(宜昌)有限公司的化肥儲備庫格外忙碌。各地預訂的化肥送到后,工人們開著電動叉車將其碼放整齊。中農云倉物流(宜昌)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勇說,“每天都有幾十輛貨車在省內外送貨”。
據介紹,作為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所屬中國供銷集團旗下專業經營農資的大型企業,中農公司從2024年10月下旬開啟化肥冬儲,目前在多個省區設立的庫點已收儲化肥近400萬噸,同時,遍布全國的經銷服務網點農資備貨充足。
在加強農資儲備供應的同時,社有企業還聚焦發展供銷合作社新質生產力,以市場需求為牽引,加大研發攻關力度,不斷提高產品和服務的科技含量。中農公司旗下山東中農聯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以三氟殺線酯為有效成分的新產品,對螨類害蟲具有優異的防治效果,同時能夠應對多種抗性害螨。中農公司通過網絡課堂和線上講座的方式開展科技培訓,倡導綠色、科學用肥。目前,中農公司線上直播服務團隊達70余人,忙碌在多個糧食主產區,開展農技直播服務,為種植戶講解小麥管理等實用知識,助力小麥安全越冬。
目前,供銷合作社系統化肥供應量約占全國的70%,鉀肥進口量占全國的40%,對農資保供穩價起到了關鍵作用。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相關負責人介紹,2025年,供銷合作社將繼續聚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全力做好農資保供穩價工作。制定總社農資保供應急預案,完善平急轉換機制,做好重要農時農資采購、儲備、調運、供應等工作。同時,發揮全國農資保供平臺作用,充分用好“農資銷售平臺”,創新產銷對接、集采集配模式,降低采購成本,促進穩定供應。
服務現代農業發展
隨著農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誰來種地”“怎么種地”成為當下農村亟待解決的難題。
湖北省供銷農服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超說,農戶將土地交給供銷合作社服務主體全程托管,統一調配農機作業,既能及時、低價服務小農戶,也能降低農機轉場頻次和空駛成本,機手和農戶都能受益。以前,農戶耕種防收的機械作業費近340元/畝,全程托管后只要270元/畝,每畝節省了近70元。
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是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的有效路徑。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便捷高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作為農業社會化服務的國家隊,供銷合作社系統在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和農民自愿、能夠增加農民收入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開展土地托管等農業社會化服務,為促進農業節本增效和糧食穩產增產發揮了重要作用。
各地供銷合作社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探索出了多種適合不同地區的托管模式。聚焦農業生產薄弱環節和服務小農戶,中農公司累計建設為農服務中心145家,全年服務規模超過90萬畝;山東省供銷合作社所屬供發集團通過托管服務聯結帶動20多萬小農戶和710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全年給農民分紅近8000萬元;廣東省供銷合作社所屬天禾公司聯合市、縣供銷合作社建成50家縣域農服公司和1254個農資農技服務中心;福建省供銷合作社基本構建起省、市、縣、鄉四級“莊稼醫院”服務體系。
“2024年,供銷合作社全系統全資控股企業農業社會化服務規模首次突破3億畝次?!比珖╀N合作總社相關負責人介紹,2025年,要聚焦現代農業發展,穩步擴大全程托管等農業社會化服務規模。鼓勵各地探索適應平原、丘陵、山區等不同地區的服務模式,積極拓展集中育秧、烘干、收儲、冷藏等農民迫切需求的服務。加快培育農業社會化服務骨干企業,支持有能力的服務主體拓展數字農業、智慧農業服務,加快健全便捷高效的社會化服務體系。
多措促農產品銷售
在中國供銷農產品集團江蘇豐縣市場零售大廳,“毛家扦子”鋪位前顧客絡繹不絕?!懊仪ぷ印钡谒拇沁z代表性傳承人毛吉坡表示,春節期間每天光銷往北方的產品都能達到1000多公斤,時常供不應求。
中國供銷農產品集團豐縣市場副總經理佟振華介紹,為市場打造的蘇北地區最大的鹵菜小作坊集中加工區充分發揮標準化加工保鮮、產銷直供優勢,為一系列豐縣特色美食打通南品北銷的供應鏈渠道,豐富各地老百姓的年宴餐桌。
做好“土特產”文章,南北土特產出圈又出彩。在北方最大淡水湖微山湖,大閘蟹、烏鱧、四鼻鯉魚等水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中國供銷農產品集團山東微山市場總經理李博介紹:“四鼻鯉魚作為微山湖區盛產的一種獨特鯉魚,在我們市場年交易量可達1.2萬噸?!睘榱酥ξ⑸胶a品銷售,市場與生態養殖基地聯動直采直供,開通線上銷售渠道,配備保鮮專業物流,讓各地消費者都能品嘗到微山湖的魚鮮美味。
眼下,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4200多家農產品市場、7500多個農產品經營企業都在為市場供應忙碌著。為提升流通服務水平,供銷合作社系統近年來充分挖掘各地優質資源,協調推進產地、集散地、銷地等各類農產品市場建設,暢通聯結產銷的現代化農產品流通網絡,借網構建“土特產”跨區域流通新格局。
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提升農產品流通效率,供銷合作社系統多措并舉,深入實施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工程,同時,扎實開展消費幫扶,全系統舉辦產銷對接活動6800多場次。2025年,供銷合作社系統將聚焦完善現代流通體系,不斷提升農產品物暢其流水平。(經濟日報記者 劉 瑾)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