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全產業鏈,做好“一只湖羊”文章
冬日里,一碗鮮香的羊肉面是在外游子回桐鄉必備的打卡美食。這碗熱氣裊裊升騰的羊肉面里,裹挾著醇厚香味的湖羊肉,這些湖羊肉有些便出自石門。
石門鎮作為桐鄉湖羊重點產區之一,養殖資源豐富,素有“羔羊之鄉”的美稱。進入冬季,石門鎮民豐村里的湖羊交易迎來旺季。最近,嘉興首座“湖羊公寓樓”內的湖羊也陸續出欄了,這是95后“羊倌”沈昊辛苦一年的首次收獲,也是石門鎮因“一只湖羊”打通全產業鏈故事的縮影。
沈昊所在的石門灣湖羊生態產業園,不是傳統的湖羊養殖大棚,而是智能化雙層“新居”:自動化設備投用、溫濕度可控、每一頭羊佩戴的“小耳環”……妥妥的智能化操控,大數據分析、智能化養殖。
短短一年時間,沈昊的養殖規模已從最初的3000多頭擴大到近萬頭。年前,沈昊又簽下了一份合同,租下了與智慧化羊棚一路之隔的民豐村共富羊棚。“我們計劃春節后投入運行,屆時將形成常年存欄量3000頭,年出欄湖羊4000頭的經營規模。”他說。
與此同時,在民豐村,一個集良種繁育、智慧養殖、牧草種植、飼料加工、有機肥生產、湖羊文化宣傳及旅游觀光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農業體系也在快速成型。
近年來,石門鎮的湖羊年存欄量約3.5萬頭、出欄5.8萬頭。這么多的湖羊,如何更好地提升附加值、完善產業鏈呢?石門鎮在“一只湖羊”上做深度文章。早在2022年,就成功申報了中央湖羊產業集群項目,爭取到中央資金3150萬元,3個項目分別為石門灣湖羊生態產業園建設項目(一期)、民豐村共富羊棚建設項 目、湖羊屠宰加工中心整合提升項目(一期)。
目前,總投資1575.49萬元、占地面積15.31畝的湖羊屠宰加工中心整合提升項目(一期)已經竣工。
“湖羊屠宰加工中心運行后,年屠宰湖羊20萬頭,將成為桐鄉范圍內最大的屠宰加工中心。 ”石門鎮民聯村相關負責人表示,該中心還配備分割、包裝、冷庫等流水線設備,大大提升湖羊產業深加工能力,這也標志著石門湖羊產銷鏈條日益完善。
石門大橋下的“甲胺磷”羊肉面店,在桐鄉小有名氣,這也給了石門鎮做大“一只湖羊”新的思考。石門鎮副鎮長尤娟輝說:“最近,我們就在找尋新資源,將羊肉的消費端搬到石門的大運河畔,計劃引進有知名度的羊肉面餐館,打造‘舌尖上的美食’。”
言及2025年的農業發展,石門鎮將以“汲取‘干萬工程’力量”為關鍵支撐,實施“鄉村大振興”攻堅行動,立足杭白菊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和中央湖羊特色產業集群建設,高質量打造強農引擎。特別是全力做好鄉村土特產文章,推動大米、杭白菊、湖羊產業延鏈強鏈,實施杭白菊冷鏈服務中心、湖羊屠宰加工中心整合提升(二期)等項目。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