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出徽菜飄香遠
“食住行游購娛”,在旅行的六大要素中,“食”排在首位。安徽省績溪縣作為中國徽菜之鄉、中國廚師之鄉,以特色美食文化作為全域旅游的核心吸引物,努力培育美食體驗游核心產品,成為帶動縣域旅游發展新名片。
春節期間,走進安徽特色美食體驗100店之一的績溪徽順酒店,賓客滿堂、佳肴飄香,“咱們績溪有‘十鄉百碗’地方特色菜肴130道,您照菜單點,保準不會錯!”酒店服務人員熱情為客人推薦道。
從規模種養到食材加工,從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近年來,績溪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大黃山”建設機遇,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圍繞種養、加工、流通、銷售等環節,持續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深入推進徽菜全產業鏈現代化建設。
好山好水孕育“好食材”
皖南山水孕育的豐富食材,經一代代徽菜高廚妙手烹制,造就了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徽菜之味,根在食材。
作為全國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績溪縣大力實施百億現代農業產業培育工程,高質量建設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將綠水青山轉化為“山水土產”,將徽菜產業鏈延伸至原材料的種植、養殖環節,實現上下游聯動??兿h徽菜原料種植業類燕竹筍、香菇、山芋、沙地蘿卜等主導品種已形成規模,年總產量5萬多噸。養殖業重點發展績溪黑豬、小黃牛、土雞、土鴨、土鵝、山羊、石斑魚、石雞等,飼養績溪小黃牛1.6萬頭,生豬年出欄2.5萬頭,年加工火腿5萬多只;年飼養家禽20萬羽,產量300噸。
當前,徽菜產業已呈現“一鄉(鎮)一品”區域化布局,集群壯大的加工企業,紛紛向下延伸產業鏈條建設原料基地,瀚徽農業、徽都徽菜等企業采用“公司+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戶”等方式,帶動農戶發展徽菜原料生產,全縣已有30%以上農戶加入各類合作組織,從事徽菜原料種養,徽菜食材源源不斷經銷到全國各地,重點保障各大城市布局的“績溪徽菜館”的供給。
名師名廚烹制“好味道”
“一品鍋做法考究,常規有五層,三葷一素,從下到上一層一層碼起來?!敝袊腼兇髱?、徽菜大師、安徽省徽菜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張光順正在給安徽徽廚技師學院的學員們授課。作為全國勞務特色品牌“績溪金徽廚”的代表,張光順還是安徽省技能大師工作室和安徽省勞模工匠工作室領銜人、安徽省首批院校產業教授。
技藝傳承是徽菜產業發展的重要一環??兿h依托安徽徽廚技師學院、市級徽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等平臺,構建“定點培訓+基地建設+技工院?!钡幕詹藥煾蹬嘤栿w系,采取“公辦技工院校+社會培訓”聯合培養模式,持續擦亮“績溪金徽廚”美譽度。目前,全縣從事徽廚及餐飲服務行業人員1.6萬人,其中中國烹飪大師18人,省級徽菜大師78人,省、市、縣級徽菜非遺代表性傳承人27人,省、市、縣級徽菜名廚25人,省外勞務輸出徽廚及餐飲從業人員達6000余人,年創勞務收入20億元以上。
雙管齊下塑造“好品牌”
從全國布局“績溪徽菜館”到打造原材料“績品”公共品牌,從連續舉辦十屆徽菜美食文化旅游節到實施徽菜“十鄉百碗、千店萬廚”工程,績溪縣以產業鏈布局全鏈品牌戰略推動徽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績溪建立徽菜產品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在21個省市建有100多個銷售網點和物流配送中心。聚力打造徽菜徽廚產業“百億工程”,在11個鄉鎮深度挖掘研發傳統特色名菜,繪制“十鄉百碗”美食地圖,發布20套徽菜團體標準。開展“十鄉百碗”“十大徽菜”系列品牌創建工程,完成14家“績溪徽菜館”掛牌運營。開發山珍、飲品等四大系列21個單品品牌,績溪火腿等5個產品成功入選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
位于績溪縣古城區的中國績溪·徽菜(徽廚)博物館是一座以展示徽菜發展脈絡與介紹徽菜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集徽菜文化展示、民俗互動體驗、餐飲美食品嘗于一體。博物館負責人陳亞介紹,春節期間,進館消費人數達1萬余人次,實現綜合營業收入80余萬元。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