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州這棵“樹”,結出百億大產業!
初春時節,走進南豐縣柑橘良種研發培育基地的大棚,一派繁忙有序的景象映入眼簾。基地技術人員正在對南豐蜜橘雜交種苗進行壓枝、扭枝、吊枝等精細操作,加快培育南豐蜜橘新品種。多年來,該基地以南豐蜜橘為親本,在柑橘育種領域精耕細作,已成功培育出3000多個雜交株系,為柑橘基因庫增添了豐富的遺傳資源。
基地技術負責人薛斌滿懷憧憬地說:“明年部分株系將迎來初花初果,通過果實品鑒這一關鍵環節,我們便能精準篩選出符合要求的新品種,提高南豐蜜橘的品質,有效解決南豐蜜橘的化渣問題。”
培育優良品種是產業發展的根基,而科學的栽培管理則是將良種優勢轉化為優質果品的關鍵。南豐縣在持續推進育種工作的同時,在栽培管理方面也全面發力。
近年來,該縣大力推進精品園、生態園、小康園“三園”建設,每年投入30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良種繁育、標準橘園建設、品牌推廣等關鍵環節。南豐縣蜜橘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黃國安介紹:“我們以‘三園’建設為核心,積極引導橘農進行科學化管理。從改良土壤這一基礎工作開始,到合理施肥保障橘樹養分供應,再到采用綠色防控手段應對病蟲害,每一個環節都嚴格遵循標準化流程,全方位提升果品質量。去年,南豐蜜橘收購價漲到每斤3塊多,創下20多年來的新高,有效帶動了橘農增收。”
目前,南豐縣已建成精品園、生態園、小康園共293個,總面積達3.25萬畝,成為高品質蜜橘種植的標桿,帶動全縣蜜橘品質整體提升。
優質的果品是基礎,但要實現產業的更大價值,還需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南豐蜜橘主要以小微果園種植為主,傳統模式下,小微果園在技術、管理、資金等方面存在短板,尤其在種植面積這個硬件條件上難以達到出境水果果園注冊登記要求。為解決這一難題,撫州海關結合南豐蜜橘產業發展需求,聯合南豐縣首創“集群注冊”新模式。撫州海關查檢科三級主辦饒寒笑表示,通過“1+N”的管理策略,將具有合法經營種植用地資格的連片蜜橘種植基地整合為一個整體的監管對象,對注冊果園實施統一化管控,提升整體運營效率與競爭力,幫助更多的果園獲得出口供貨資質。
在這一創新舉措的推動下,15個小微果園成功獲得出口供貨資質,為南豐蜜橘進一步打開了國際市場。去年10月以來,南豐蜜橘累計出口17.5萬噸,貨值約18.8億元,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非洲等地區。
銷售渠道的拓寬為南豐蜜橘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但想要進一步挖掘產業潛力、提升產品附加值,還必須在精深加工環節實現突破。
曾經,精深加工是南豐蜜橘產業發展的短板。為補齊這一短板,南豐縣以科技賦能和品牌建設為雙引擎,大力扶持和培育龍頭企業。
走進江西桔花香食品有限公司,銷售人員正在熱情洋溢地向電商平臺的客戶推介發酵陳皮、陳皮辣椒醬、果糕果酥等南豐蜜橘深加工產品。銷售經理鐘朋興奮地說:“春節期間,我們的幾款產品在網上賣得十分火爆。今年1月,公司銷售額突破了1000萬元,同比增長了30%。”
在政府的引導下,該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與科研院校緊密合作,不斷推出新產品。公司總經理趙福林感慨道:“2024年6月,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們毅然投入100多萬元研發了2個新產品,斥資800多萬元用于廠房改造和設備更新。目前,這兩個新產品已獲得食品生產許可,今年2月底將全面投入生產,預計今年企業產值將突破1億元大關。”
除江西桔花香食品有限公司外,南豐縣還涌現出一批從事蜜橘精深加工的企業。這些企業在競爭中相互促進,共同推動南豐蜜橘從單一的水果品類,拓展成為涵蓋食品、飲料、果膠、化妝品等多個領域的多元化產品體系,極大地提升了南豐蜜橘的產業附加值。目前,該縣蜜橘深加工產品的產值規模已突破13億元,綠色食品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景象。
果肉化作鮮美的果汁、精致的果脯,果皮搖身變為陳皮、香薰等特色產品,通過深挖南豐蜜橘價值,南豐構建起一條完整且富有活力的全產業鏈。2024年,南豐蜜橘再次入選地理標志區域品牌百強榜,品牌價值達199.52億元,列寬皮柑橘類首位,一幅“橘業強、橘農富、橘鄉美”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