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千重浪 產業勢如虹 ——九江市農業產業化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贛北大地,沃野流金。當晨曦掠過鄱陽湖的粼粼波光,當春風拂過廬山的層層茶田,一幅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壯美畫卷正在九江大地上徐徐鋪展。這里,每一粒稻谷都鐫刻著科技賦能的智慧密碼,每一尾魚蝦都躍動著綠色發展的生態韻律,每一片茶葉都散發著品牌升級的馥郁芬芳。
從智慧農機馳騁的廣袤農田,到機器轟鳴的現代化加工車間;從直播間里“云端”熱銷的農特產品,到餐桌上的“潯味”珍饈……九江正以“四大攻堅”重塑產業筋骨,以“雙百行動”激活鏈式動能,以“品牌賦能”打開市場新局,在長江之濱書寫著新時代農業產業化高質量發展的九江篇章。
實施“四大攻堅” 跑出提質增效“加速度”
聚焦特色產業,推動集聚發展,是九江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
來到永修縣三角鄉,連片的稻蝦輪作基地波光粼粼,農戶們正忙著收獲小龍蝦。該縣創新探索出“稻蝦連作”無環溝平養模式,實現了“一田兩用、一水雙收”。養殖大戶徐繪高介紹,采用這種模式,畝均收入從單純種植水稻時的200元~300元大幅提升至3500元以上。作為江西小龍蝦養殖第一縣,永修縣充分利用地域、水資源等優勢,招引了一批農業產業龍頭企業,聯合打造中國·稻蝦鄉里萬畝稻蝦養殖示范基地,成立江西蝦谷,推動小龍蝦全產業鏈發展。當前,已形成養殖規模近30萬畝,年產值超25億元的產業集群。
視線一轉,德安縣520萬羽蛋雞承載著當地農業的蓬勃希望,其養殖規模占據全市的55%,全省的8.72%,僅鮮蛋銷售額就達7.5億元。這片土地上,2家部級、2家省級標準化示范場與3家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攜手共進,為蛋雞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生態鄱陽湖綠色農產品南昌農博會。
裕豐滿蛋雞養殖產業園內,中央控制室內15平方米的LED大屏實時監控,飼料通過管道精準投放,成千上萬只雞爭相啄食,場面壯觀。“通過產業智能化改造,日耗料減少5克/只,產蛋率提高3%,死亡率降低3%,能耗日減80千瓦,設備故障率降40%,運輸周期大幅縮短。”公司負責人王軍介紹,如今,企業蛋雞養殖規模達40萬羽,日產蛋38萬枚,次日就能直達消費者餐桌。這正是九江實施農業產業化“四大攻堅”的生動實踐。近年來,我市堅持主導產業為根基,在落實糧食安全工作的基礎上,依托九江水產、茶葉、油料、禽蛋位居全省前列等優勢,開展攻堅行動,持續提升優勢農業產業的規模和質量,為農業產業化發展夯實基礎。
聚攻堅之勢,我市農業產業化發展取得新突破——
水產綜合產值230億元,培育水產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2家,其中,省級以上13家,國家級1家(彭澤凱瑞);茶葉綜合產值60億元,培育茶葉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84家,其中,省級以上23家,國家級1家(修水寧紅);油料綜合產值114.3億元,培育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省級以上8家,其中,國家級3家(廬山市神州通、永修云山油茶、武寧新光),培育油料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4家,其中,省級以上12家,國家級1家(彭澤宏興油脂);禽蛋綜合產值30億元,培育禽蛋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6家,其中,省級以上5家,國家級1家(瑞昌溢香)。
推進“雙百行動” 打造全鏈發展“新引擎”
聚焦產業協同,推進全鏈融合,是九江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全新視野。
數智化產線運行有序,直播間內吆喝聲不斷……從小作坊發展成為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瑞昌市溢香農產品有限公司深耕“鴨蛋賽道”,交出“滿分答卷”。
從“小鴨蛋”到“大產業”,該公司立足鴨蛋加工,不斷向上下游拓展延伸。堅持全渠道銷售,產品線下輻射全國并出口日本、韓國、東南亞、非洲等國家和地區;組建線上線下專業網絡銷售團隊,2024年線上線下鴨蛋系列產品銷售額達5.9億元,其中,網絡銷售額突破7000萬元。在本地建立10萬羽優質蛋鴨生態養殖基地和6000畝優質紫薯基地,同時在公司板鴨加工、烘焙及餡料產品生產的帶動下,收購當地農戶肉鴨、紫薯、紅薯、蓮子、山藥、紅豆、豌豆、芋頭等800余萬元,帶動了當地種養業發展。
在休閑零食賽道上,江西鹽津鋪子食品有限公司則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發展道路。企業堅持自購原料、自建生產線,以“鹽津鋪子”品牌化經營為依托,以直采基地安全保障為重點,以聯農帶農富農為根本,走出一條從“生產、研發、加工、銷售、流通”全鏈條發展的科學高效路徑。“我們堅持上下游同步發展,全國各地商超都有專店專柜銷售,鹽津鋪子旗艦店等打造爆款產品3款,2024年創造了年銷售額超13億元的業績,其中,爆款‘蛋皇’牌鵪鶉蛋銷售額達5.3億元,僅電商銷售額就達1.5億元,實現線上線下銷售并駕齊驅。”企業負責人介紹。
企業發展的星火匯聚,成就九江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燎原之勢。截至目前,全市已培育超10億元企業10家,全省排名第三;培育超1億元企業99家。儲備超10億元企業8家,占全省比重約1/4;超1億元企業35家。當前全市已培育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35家(其中國家級9家),監測認定市級農業龍頭企業304家。
圍繞全市“四大攻堅”產業,我市主動到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等農業產業集聚地、先發地宣傳九江市現代農業發展成果和農業招商引資政策,開展產業招商、精準招商。2024年,市縣累計外出招商182次,簽約各類農業項目71個,其中,食品產業項目59個,簽約金額122.525億元,簽約金額1億元以上的項目34個,實際進資超過5000萬元的項目16個。
聚焦“品牌賦能” 開拓產銷對接“快車道”
聚焦品牌建設,擴大特色效應,是九江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小小的鯽魚,變身增收致富的引擎。
九江沿江環湖,水域密布,縱橫交錯,為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作為江西省自主選育的鯽魚新品種,經過幾十年培育壯大,“彭澤鯽”已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也為彭澤縣贏得“中國鯽魚之鄉”的美譽。截至2024年底,全市彭澤鯽養殖面積突破11.5萬畝,年產量達6.13萬噸,全產業鏈產值超15億元,帶動1.2萬戶農戶年均增收3萬元以上,產業規模穩居全國鯽魚品類首位。
廬山市七尖云霧茶有限公司茶葉基地。
醇香的茶葉,成為產業騰飛的翅膀。
九江擁有源遠流長的種茶歷史和歷經千年的飲茶積淀,是“萬里茶道”的重要節點和必經之路,全國著名的三大茶市之一。“一綠一紅”奠定了九江茶產業的重要地位,作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的廬山云霧茶,是自唐代以來延續時間最長的貢茶,目前品牌價值48.19億元,排名全省第1;修水寧紅茶則是我國最早的工夫紅茶,享“先有寧紅、后有祁紅”之尊,目前品牌價值29.25億元,排名全省第5。當前,全市茶葉種植面積46萬畝,年產量1.6萬噸,全省重點扶持的“四綠一紅”品牌中獨占“一綠一紅”兩席。
綠色興農、品牌強農。近年來,我市全域推進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建設,打造綠色生態農產品品牌,全市“兩品一標”認證1050個;市縣培育廬山云霧茶、修水寧紅茶、永修香米、瑞昌山藥、湖口螃蟹、彭澤鯽等特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25個;2024年獲“贛鄱正品”授權認證品牌13個,累計54個;認證深圳“圳品”8個。
為加速產品流通,我市著力農產品產銷對接,積極與頭部電商、大型商超、知名餐飲“三大平臺”對接合作,為優質特色農產品打開市場銷售渠道。2024年,全市彭澤鯽、魚子醬、鄱陽湖生態甲魚、鮮榨山茶油、鵪鶉蛋、溢流香咸鴨蛋、瑞昌山藥等152款產品進入高端商超。促成6個縣(市、區)與抖音集團合作建設電商運營中心發展直播帶貨,培育農產品活躍店鋪數1153家,2024年打造年銷售額超千萬的爆款42個,全市農產品網絡銷售額17.51億元,同比增長74%;2025年一季度,全市網絡銷售額5.16億元,同比增長33.3%。
農業產業化的春潮正澎湃涌動,在贛北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九江正以創新為筆、以實干為墨,奮力書寫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壯美篇章。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