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品牌賦能鄉村振興!第二屆江蘇省十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大賽暨創新品牌推廣活動啟動
品牌是農業競爭力的核心標志,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引擎。近年來,江蘇始終堅持品牌引領的理念和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積極探索品牌發展新路徑。7月8日,第二屆江蘇省十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大賽暨創新品牌推廣活動啟動儀式在南京正式舉行,該活動由江蘇省農業農村廳與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再度攜手聯合舉辦,交匯點新聞、南京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省農產品品牌發展中心、省農業品牌協會共同承辦。活動還邀請了我國杰出農村經濟專家、中國農業大學原校長柯炳生進行農業品牌建設專題授課。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發布了《江蘇農業品牌發展報告(2019-2020)》,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省成功創建12個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居全國前列;有12個品牌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5大品牌入選“全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榜”;射陽大米、興化大米獲得“中國十大大米區域公用品牌”;洞庭山碧螺春茶獲得“中國優秀區域公用品牌”;在全國率先開展省級農業品牌目錄建設,新修訂出臺《江蘇農業品牌目錄制度》,發布2020年度省級農業品牌名單115個,其中區域公用品牌20個、企業產品95個。
農業品牌賦能新機制擴大了江蘇農業品牌影響,提升了品牌價值,對推動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產生了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2019年我省在全國率先組織開展了首屆江蘇省十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大賽,推選出高郵鴨蛋、盱眙龍蝦、東臺西瓜、洪澤湖大閘蟹等首屆10強公用品牌,2020年又舉辦了“蘇墾杯”首屆江蘇省農業企業知名品牌30強大賽,兩次大賽共吸引了超過300萬消費者參與網絡投票,在全社會掀起廣泛關注品牌的熱潮,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價值顯著提升。
啟動儀式
江蘇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黃非介紹,本次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大賽增加了不少創新元素:“擦亮”老品牌,做強新品牌。鼓勵兩年內獲得商標或地標登記認證的區域公用品牌參加創新品牌推廣活動,為新品牌傳播提供更多的展示渠道。品牌評價,有“標”可依。我省首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的省級地方標準——《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管理規范》已通過省市場監管局批準,本次大賽將以此作為行業評價的主要依據,對規范區域公用品牌發展樹立正確的示范引導作用。完善機制,科學制定規則流程。大賽流程由品牌主體申報、審核推薦、專家初審、公眾推選、現場評審、展示發布6個環節組成,簡單概括為“一核二審三結合四參與”。“一核”,就是市縣農業農村部門進行資格、條件審核,確保符合要求的品牌參賽;“二審”就是組織專家專業初審和最終現場評審,確保專家意見充分表達,評審結果體現較高專業性;“三結合”就是政府部門、傳統媒介、新媒體三結合,既體現品牌工作特點,又強化政府導向與行業特色,通過廣泛宣傳,提升品牌影響力,營造品牌競賽氛圍;“四參與”就是在現場評審中,邀請評審專家、公眾代表、媒體代表及網上消費者代表四方參與,吸收不同領域人群對品牌的評價意見,共同評選出辨識度較高、大眾普遍接受的強勢區域公用品牌。最終,從全省9大重要產業中評選出10個左右具有鮮明特色、獨特品質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優先在國家級農業展會和媒體進行重點宣傳推介、資金支持,推動建設一批省內領先、全國一流、國際有影響力的農業大品牌。
農村經濟專家、中國農業大學原校長柯炳生進行農業品牌建設專題授課
活動現場,江蘇省農業品牌協會、交匯點新聞、首屆江蘇省十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聯合倡議成立“江蘇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聯盟”,希望江蘇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共同努力,堅定不移走質量興農、科教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之路,讓品牌效應最大化,讓品牌價值最大化。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