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綠色希望 放飛有機夢想 武義現代農業生機盎然
這是一片人杰地靈的熱土,這是一方人壽年豐的福地,這是一個山清水秀的樂園……武義,這個重巒疊嶂的山區小縣,正煥發出勃勃生機。中國有機茶產業發展示范縣、中國有機國藥基地、全國超級稻示范縣……一塊塊武義現代農業的“金字招牌”璀璨奪目,中藥材、食用菌、水產養殖、花卉苗木、瓜果蔬菜等產業發展欣欣向榮。
武義縣以“奮進十四五”姿態,緊緊圍繞鄉村振興“二十字”方針,聚焦“有機、品牌、智慧”,深入實施農業提質行動,成立“富民增收”專班,結合武義發展實際,量身定制“富民增收20招”,拓寬農民增收新路子,農村居民收入實現穩定快速增長。一季度,全縣實現農業總產值3.93億元,可比增長3.5%,增加值2.9億元,可比增長2.3%。全縣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06元,同比增長22.2%,創5年新高,增速全市第一。
武川大地碩果豐,特色農業別樣紅。近年來,武義縣以提質增效為核心,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調整農業結構,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呈現出農業發展方式快速轉變、特色農業蓬勃發展、農業效益穩步增長的態勢。穿行在糧食功能區,稻黃橘綠、瓜果飄香,連片的鋼架大棚點綴其間,一派生機盎然,滿目蔥蘢。綠色、有機,正在逐漸成為武義縣農業的主旋律。目前,全縣建成糧食功能區227個,總面積12.08萬畝,通過綠色食品認證企業有8家,通過有機認證單位有96家;有機產品184個,綠色產品12個,“三品一標”認證面積達到24萬畝,居全省前列。“三品”認證比率達61.65%,全縣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實施率達65.97%。一批主導產業示范區、特色農業精品園、示范基地在武川大地上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武義縣現代農業呈現出蓬勃發展之勢。
一場春雨后,云霧遍山鄉。多少品茶客,開懷話武陽。茶業是武義縣的傳統主導產業,擁有浙江省最大的萬畝連片茶園,茶葉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30%以上。武義縣依靠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悠久的歷史文化沉淀,造就了鮮明的茶葉特色,成為全國第一個有機茶之鄉,同時獲評了中國茶文化之鄉,全國重點產茶縣,中國有機茶產業發展示范縣。區域公共品牌“武陽春雨”,被評為首批國家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產品、中國放心茶推薦品牌、中華文化名茶,以及浙江省十大名茶、浙江名牌產品,逐漸形成了“有機、健康、養生”的武義茶葉品牌形象。目前,全縣有6萬多人從事茶葉種植、加工和經營。茶產業已成為武義縣農業重要支柱產業和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二十年風雨兼程、二十載砥礪奮進。二十年來,發展有機茶給富民帶來新契機。武義縣通過大力發展“龍頭企業+合作社+市場+基地+農戶”管理模式,有機茶青收購價格較市場價格平均高40%左右,聯接帶動全縣6萬多茶農增收致富。2020年武義縣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萬元大關,其中茶產業占主導貢獻。
中藥材產業是武義縣新興主導產業,全縣建有鐵皮石斛、靈芝、西紅花、白術、天麻、杭白菊、浙貝母、元胡等多個標準化生產基地。“武義鐵皮石斛”成為全國首個鐵皮石斛地理標志農產品。這幾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主導下,武義縣中藥材產業持續擴面提質,通過規劃產業發展和種植布局,出臺中藥材種植補助政策,引進新品種、壯大主打產品等,使中藥材成為群眾增收的重要來源。
目前,武義縣正以打造“武七味”區域公共品牌為契機,通過政府政策支持、科技支撐、資金扶持引導企業主體、社會資本廣泛參與武義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培育核心基地、壯大經營主體、延長產業鏈條、發展中藥新業態,推動道地優勢特色中藥材種植、存儲、加工和銷售一體化發展,帶動農戶增收致富。預計到2021年底,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2.65萬畝以上,中藥全產業鏈實現總產值13.2億元。
武義縣食用菌產業經過30多年的培育發展,已成為全縣優勢特色農業主導產業之一,被列為浙江省食用菌優勢產區。2019年全縣食用菌總規模達3785萬棒,全產業鏈年產值超過5億元。武義縣善于用現代農業的思維方式融入產業發展體系,把脫貧產業轉型為富民產業。政研企創新開展香菇“雙百共富”工程,創建“筑巢引鳥成鳳”服務三農新機制。在政府支持下,企業搭建保鮮冷庫、簡易住房等公共服務平臺政府投資,建設菌棒生產車間、控溫養菌出菇大棚,吸引武義及周邊地區食用菌產業種植戶、小微企業、 創客等“新型職業菇農”入園生產。產業園內,在技術專家的指導下,通過生產實踐,培育一批職業新型農民、創客,實現增收致富。推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讓廣大農民分享現代農業先進技術、先進設備、先進管理帶來的紅利。目前,引進入園生產主體100家左右,聯結帶動農戶500戶以上,促進產業增效、農民增收進一步做好“造血”和“扶志”文章,大力激發低收入人員內生動力,持續激勵有勞動能力的低收入人員勤勞致富,確保同步邁向高水平全面小康。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攻堅克難再啟航程。現代農業的希望已經播撒,“有機農業第一縣”的目標正在前方。武義們將以“勇立潮頭唱大風”的氣概,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性,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去劈波斬浪、奮勇拼搏,讓現代農業之花開遍武川大地。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