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縣 農業品牌化助力鄉村振興
嵩縣“嵩上好禮”營銷中心。黃紅立攝
“這是陸渾水庫的特產銀魚加工制作的銀魚醬,味道鮮美!”7月11日,在嵩縣“嵩上好禮”營銷中心,茵陳汁、蒲公英茶、銀魚醬、香菇醬等農副產品琳瑯滿目,顧客絡繹不絕。
近年來,嵩縣依托豐富的生態資源、綠色優勢,積極培育發展特色農業,推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農產品品牌建設,推動農業轉型升級,著力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全力打造“嵩上好禮”
品牌化是農業現代化的標志,是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抓手。2020年10月16日,嵩縣“嵩上好禮”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在首屆“一帶一路”(洛陽)國際農業合作博覽會上舉行。
創建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是嵩縣縣委、縣政府實施品牌戰略的重大決策。嵩縣實現脫貧摘帽后,為進一步推動全縣鄉村振興、農業轉型升級、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委托知名品牌管理公司開展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戰略規劃編制工作,著力打造嵩縣農產品統一品牌。
通過專家對區域價值、產業特征、農產品產業資源、品牌現狀、歷史文化等考察調研,嵩縣將“嵩上好禮”確定為該縣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嵩上好禮”以嵩縣的“嵩”字為創意原點,以“山河集萃,理當美味”為主題,從嵩縣自然環境、農人匠心、風土人情、文脈傳承、物產稟賦五個方面出發,向國人展示了嵩縣農民的厚重之禮:自然生態、淳樸匠心、厚道人情、深厚文脈和珍貴農品。同時,該品牌的諧音為“送上好禮”,暗含了中原農民熱情好客的一片誠意。
洛陽市消費扶貧生活館嵩縣館暨“嵩上好禮”營銷中心2020年12月25日正式掛牌運營以來,實現了與縣內多家龍頭企業對接。
截至目前,洛陽順勢藥業有限公司的茵陳汁、蒲公英汁,洛陽辰昊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銀魚醬、香菇醬,嵩縣東敏養殖有限公司、嵩縣忠心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中華蜂蜜等一批縣內資質齊全、信譽良好、產品具有嵩縣特色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入駐“嵩上好禮”。
目前“嵩上好禮”農產品有山珍類、農產類、醬類、文旅類等七大類,既有田湖雙孢菇、閆莊大蔥、九皋紅薯、德亭羊肚菌、車村香菇、白河銀杏等原生態產品,又有陸渾銀魚醬、舊縣清酒、大坪代用茶、車村桔梗絲、阡陌蠶絲被等加工產品。
“‘嵩上好禮’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有效整合了嵩縣優質農產品及農產品資源,通過‘以購代扶、以買代幫’的方式,將農業種植、包裝、物流、營銷、推廣等環節優化升級,打造農產品與市場長期‘產、供、銷’有效銜接,迅速提升了嵩縣優質農產品的知名度,帶動了嵩縣農產品進入高端產品行列,提升整體形象和市場競爭力,拉長產業鏈條,達到產業發展、企業壯大、群眾增收的效果。”嵩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裴建明說。
目前,“嵩上好禮”特色農產品不僅通過電商銷往全國各地,洛陽市區的旗艦店也已經開業,焦作市和河南大學校區等地的旗艦店正在籌備運營。
持續發力特色農業
近年來,嵩縣緊緊圍繞本地的資源優勢,著力培育“林、藥、牧、煙、菌、桑蠶”等六大農業特色產業,自2017年開展農業特色產業扶貧以來,累計整合撥付獎補資金1.56億元,據統計,嵩縣全縣優質中藥材種植面積達48余萬畝,為河南省十大中藥材基地縣之一;食用菌產業規模穩定在1.5億袋,為河南省十大食用菌基地縣之一,全省最大的夏香菇產地;林果、辣椒、花椒等特色種植面積達到26萬畝;畜禽總飼養量突破570萬頭(只),栽植蠶桑1.5萬畝,建成桑蠶小鎮一個。
嵩縣涌現了田湖丹參、大坪連翹、何村嵩胡、車村桔梗、九皋皂角刺5個萬畝中藥材基地,黃莊花椒、陸渾辣椒、閆莊大蔥、大章紅油香椿、舊縣煙葉5個萬畝特色種植基地,白河、木植街、黃莊、車村、城關5個千萬袋食用菌鄉鎮,形成一批基礎條件好、主導產業突出、帶動效果顯著的農業產業化鄉鎮。
此外,嵩縣還引進并培育省級龍頭企業3家、市級龍頭企業29家,國家級示范社5家、省級示范社6家、市級示范社43家,省級示范家庭農場5家、市級示范家庭農場7家,形成了一批社會效益好、帶動效果好的新型經營主體,全產業鏈發展體系逐步完善。
全縣“三品一標”認證農產品達到17個,“三品一標”農產品超過種植總面積40%以上,2019年白河銀杏更被評選為第五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全縣已形成“一鄉一特”“一村一品”的特色發展格局,為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打造農業品牌,帶活農業產業,富裕一方百姓。下一步,嵩縣將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農業品牌創建為主抓手和切入點,重視創建、引領、推動品牌的建設,在工作思路上再梳理,在政策措施上再加力,繼續推動農業品牌建設工作,提升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以品牌助力鄉村振興。”嵩縣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品牌強農之路仍然任重而道遠。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