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更多“肇字號”農業品牌
7月27日,肇慶市委農村工作會議暨全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推進會召開。記者在會上獲悉,今年上半年,肇慶市農林牧漁業產值約261.66億元,同比增長13.9%,農業農村經濟穩步發展。
近年來,肇慶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三農”工作總抓手,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發展精細農業、建設精美農村、培養精勤農民作為主攻方向,聚焦重點環節、精準施策發力,推動鄉村振興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努力促進農業高質高效、農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加快推動從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
守穩農業基本盤
累計復耕復種撂荒耕地8.35萬畝
肇慶堅持把強化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作為“三農”工作的頭等大事來抓緊抓實,全面實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嚴格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毫不放松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供應,全面夯實農業發展的基礎。
今年上半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產值約261.66億元,同比增長13.9%。其中,農業產值77.18億元,增長2.5%;牧業產值93.99億元,增長35.5%;漁業產值42.97億元,增長1.3%。
種植業保持穩健增長態勢。上半年,全市共完成糧食春播面積147.37萬畝,同比增長1.07%,其中早稻種植面積125.47萬畝,較去年略有增長;預計夏收糧食產量達67.29萬噸,同比增長1.26%,其中早稻產量52.09萬噸,同比增長0.70%,全面完成2021年早稻生產任務。
畜牧業是上半年肇慶農業經濟高速度增長的關鍵因素,拉動農林牧漁業增長11.4個百分點,貢獻率達82.5%。在生豬穩產保供工作方面,上半年,肇慶加快大型生豬養殖項目建設,鼓勵生豬養殖企業(場)有序出欄,保障生豬市場穩定供應。據統計,2021年上半年全市生豬出欄161.8萬頭,比去年同期上升48%。期末生豬存欄167.0萬頭,同比增長79%,其中能繁母豬存欄18.0萬頭,同比上升49%。
另外,肇慶上半年家禽出欄6635.1萬羽,同比增長26%;肉牛出欄1.8萬頭,同比上升13%;肉羊出欄7.1萬只,同比上升4%。
水產養殖方面,今年肇慶全市水產養殖面積50.45萬畝,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水產品產量同比增長3.8%。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肇慶水產加工品產量達1.86萬噸,水產品加工與出口保持增長態勢。
此外,肇慶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2020年度4.69萬畝高標準農田已如期于今年3月底竣工,2021年度4.38萬畝高標準農田已獲得省的批復,將于秋收后動工建設。記者了解到,肇慶市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已連續兩年(2019和2020年)在全省年度評估中排名前列,受到省農業農村廳通報表揚。
在推進農村耕地棄耕拋荒整治方面,截至6月底,全市累計復耕復種撂荒耕地8.35萬畝,撂荒耕地整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加快農業現代化
全力推動現代農業產業園提質增效
夏日陽光正好,德慶貢柑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種植基地內,連片的貢柑長勢喜人。再過幾個月,被譽為中國柑王的德慶貢柑就將上市,銷往全國乃至海外。
作為首批廣東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德慶貢柑產業園高起點統籌謀劃貢柑產業全產業鏈發展,高標準種植貢柑面積6萬畝,產量達到15.6萬噸。在其龍頭帶動下,德慶貢柑近兩年總產量實現翻番,最新品牌價值達108億元。
全力推動現代農業產業園提質增效,是肇慶積極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著力加快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措施。近年來,肇慶堅持以精益求精的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理念,聚焦發展精細農業,深入打造“跨縣集群、一縣一園、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努力走出一條具有肇慶特色的農業高質量發展路子。
在打造高質量發展平臺方面,肇慶聚焦提升現有園區經濟效益,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促進園區全產業鏈融合發展。上半年,全市1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實現總產值37.21億元,新增注冊3家配套加工企業。此外,粵港澳大灣區肇慶(懷集)綠色農副產品集散基地、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肇慶配送分中心項目建設扎實推進,高要區水產品批發市場也于日前正式動工,正加緊建設。
同時,肇慶高質量謀劃建設絲苗米、水產等7個萬畝特色產業示范基地,示范帶動全市農業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生產,并積極做好國家級、省級“一鎮一業 一村一品”專業村及農業龍頭企業申報創建工作。目前,肇慶已成功培育封開油栗、潭布番薯、譚脈西瓜、汶朗蜜柚、高要雙馬菠蘿、大灣麥溪鯉、沙浦文鯉、橋頭石山羊、德慶巴戟、德慶何首烏等一批特色優質農副產品,有效推動全市現代農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
隨著全市產業招商落地工作的開展,不少重點龍頭農業項目成功落戶肇慶。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引進京基智農、越秀集團等現代農業項目15個,投資總額65.5億元,項目數量完成率65.2%,投資額完成率達1336.7%,其中農產品加工項目有2個,億元以上項目5個,10億元以上大項目2個。
肇慶市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將進一步推動現代農業產業園的提質擴容,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產業鏈項目建設,著力推進全鏈條的深加工配送貿易體系建設、規模化的種養殖體系建設、強大的物流體系建設,不斷提升“肇字號”農業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加快推動從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
探索鄉村產業振興路
全面啟動駐鎮幫鎮扶村工作
收集竹蓀、晾曬烘干、裝袋殺菌……在封開縣江口街道臺洞村勵志新村竹蓀種植基地,回鄉創業的“90后”青年陳嘉龍熟練地操作。在他的帶領下,勵志新村已搭建一個集食用菌培養基制作、菌種生產、技術服務、冷鏈運輸、加工銷售為一體的食用菌生產平臺,探索出一條可行的鄉村產業振興之路。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為解決農業“大而不強”的痛點,肇慶以人才振興為突破口,大力實施人才“上山下鄉”三年行動,大力推進“千人強基計劃”“人才強鄉智力強村”工程、“肇慶工匠”“肇慶名廚”“肇慶管家”“農村電商”“鄉村工匠”特色培訓工程、“高素質精勤農民培育”工程、“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工程等系列舉措。
截至目前,肇慶累計建成返鄉創業孵化基地6家,入駐創業實體260戶,培育高素質農民7003人,基層農技人員1675人,142名農村致富帶頭人被評為省級首批“農村鄉土專家”,為全面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今年上半年,肇慶大力實施“人才下鄉、干部返鄉、能人回鄉”行動,支持高層次人才、高校畢業生扎根服務基層,向省爭取“三支一扶”名額215個,即將完成招募201人,為肇慶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為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肇慶緊緊圍繞“穩政策、防返貧、強銜接”的工作思路,今年先后制定出臺《肇慶市脫貧人口小額信貸工作實施方案》《肇慶市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工作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文件,推動脫貧攻堅政策體系、責任體系、工作體系向鄉村振興轉變,工作重心由脫貧攻堅轉向鄉村振興的新階段。肇慶市鄉村振興局還與農業銀行肇慶分行簽訂了《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合作方案》,積極打造具有肇慶特色的鄉村振興工作金融服務體系。
隨著2021年肇慶市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干部示范培訓班的順利結業,全市88個鄉鎮的駐鎮工作隊已全部進駐,奮戰在鄉村振興戰場第一線。這也意味著,肇慶全面啟動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工作。
肇慶市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肇慶將樹牢家園意識、擔當意識、效益意識,進一步增強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搶抓“雙區”建設、“雙城”聯動發展歷史機遇,把高質量發展貫穿鄉村振興全過程各方面,全力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努力推動鄉村振興“5年見到顯著成效、10年實現根本改變”。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