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推動“品牌+數字農業”應用場景發展
平湖是毛主席批示“新倉經驗”發源地,也是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首次提出建立農民專業合作、供銷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體”的農村新型合作體系改革的萌發地。在黨的引領下,平湖傳承創新“新倉經驗”,賦予時代新內涵,加快構建現代化為農服務體系建設,積極探索“三位一體”改革實踐,緊緊圍繞鄉村振興、共同富裕重大任務,作為數字鄉村國家試點,平湖市建成全國首個縣域數字農合聯“浙農服”,目前已實現全省33個縣市區推廣應用。
一是推動場景應用高質量。加快“浙農服”項目建設與推廣,截至6月,農產品流通大數據及農資店四色碼應用場景已上線試用。統籌運用大數據、區塊鏈技術,從需求側、供給側同步進行數字化改革,開發數字化生產管理、農技指導、市場流通、金融支農、農資監管、農廢回收補貼、行政監管、政策供給等應用,實現黨政機關、農民(市民)、企業、市場、金融等行業系統多跨協同重大應用場景。提高了數字農合聯整體數據質量,確保農資“進-銷-用-回”數字質量基礎上,推動“采-供”主體真實有效的線上供需對接,加快線上電子化結算能力和協作通道建設,目前系統在線注冊達38490人,產業主體1478人,已經在全省面上33個縣市區得到推廣應用,在線放貸3.1億元,農民人均收入增長達到10%。
二是推進品牌建設高質量。今年以來,金平湖品牌銷售額達2.5億元。平湖積極建立“新倉經驗與合作經濟研究中心”,主動研究“廣陳模式”與“新倉經驗”內在聯系、轉換路徑、服務切口,提升為農服務的品牌價值,為“新倉經驗”持續賦能。組織開展現代企業管理、農產品電子商務、鄉村振興、數字化改革等主體業務培訓,充分依托數字農合聯平臺,加快推進“一鎮一業一特色”的產業農合聯體系建設,充分整合系統內部資源,在農資“下行”服務、農產品“上行”服務、金融支農“橫向”服務上下真功夫,做大做強社有企業和國有企業,提高數字農合聯、產業農合聯平臺和企業服務能級。
三是推動自身建設高質量。加快稻米智聯網與長三角農博匯建設,高質量推進項目建設,加強與上海蔬菜集團和相關部門對接,增進業務協同。加快金平湖農產品智慧流通物聯中心與金平湖鮮到家鄉村旗艦店建設,智慧物聯流通中心將“品控分揀、倉儲物流、智慧零售與服務培訓”集于一體,探索建設中央廚房,利用“金平湖鮮到家旗艦店”突出山海協作和對口合作地區優質農產品融合發展,促進市民農產品高品質線下體驗。組建松陽縣山海農產品配送有限公司,投資4000多萬元建成為農服務綜合體(全省供銷社首個縣域農產品產銷一體化山海協作項目)。二是以兩地協同為核心,打好“政策”牌。平湖市供銷社發揮經驗優勢幫助松陽縣構建智能化、數字化產銷服務平臺;山海農產品配送有限公司項目落地后,雙地加緊合作。5月,松陽縣向平湖市運送松陽本土農產品,平湖市進購價格總額達5萬元。三是以暢通渠道為基礎,打好“市場”牌。合作組建股份制公司開展農產品配送業務,謀劃建設浙西南現代化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事項等。平湖市成功舉辦“山海攜手·產銷協作”首屆平湖·松陽產銷一體化農特展暨農文旅展會,積極推進兩地農旅融合。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