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石林:全力擦亮高原特色農業“金字招牌”
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推動農業生產方式‘綠色革命’”的目標要求,昆明市石林縣圍繞“國際知名旅游目的地、現代特色農業基地”的發展目標定位,高質量發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建設,著力打造石林世界一流“綠色食品”品牌,全力擦亮石林高原特色農業這塊“金字招牌”。
近年來,石林縣實施糧食高產創建、烤煙提質增效、特色山地牧業和山區冷涼蔬菜、優質水果、特色花卉、生態林業等特色經濟作物發展工程,以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莊園經濟、農副產品加工為平臺,進一步鞏固糧、煙產業,發展壯大蔬菜、花卉、畜牧、林果產業,不斷增加農民收入,全縣高原特色農業發展效益凸顯。
經過多年科學引導和優化布局,石林縣高原特色農業已逐步形成以東北部高海拔山區發展夏秋加工型特色蔬菜,巴江河流域發展特色精細蔬菜種植,九石阿旅游專線發展特色鮮切花種植,長湖鎮、圭山鎮發展蘋果種植為主導的特色優質無公害蔬菜、外銷型花卉生產格局;鹿阜街道辦事處、西街口鎮、大可鄉重點打造石林甜柿、藍莓、人參果、枇杷、血桃、早熟油桃等標準化示范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新的農業經營模式,將石林的傳統農業帶入集約規模化發展時代,有力帶動了石林農產品加工產業的規模化發展。目前,全縣已擁有4個地理標志保護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1個,綠色食品33個,有機產品37個。
培育經營主體,夯實綠色食品品牌發展基礎
去年,全縣共培育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30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0戶。有2家企業被認定為市級龍頭企業,2家企業被認定為省級龍頭企業,全縣龍頭企業總產值215396萬元,銷售收入208097萬元。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33個,新增1個市級示范社,全縣農業專業合作社總數達297個,創建示范社18個(其中國家級3個、省級10個、市級5個)。新增26個家庭農場,組織評定縣級示范家庭農場20個,全縣累計發展家庭農場116個。
在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臺灣農民創業園和各龍頭企業的帶動下,石林縣以建設綠色食品深加工創新發展示范區為驅動,依托特有的資源、環境和區位優勢,強化綠色食品加工招商,推動食品加工業向專業化、特色化和綠色深加工方向發展;推進畜禽屠宰加工冷鏈物流項目建設,利用本區域活禽、圭山黑山羊養殖數量的優勢,發展肉制品深加工;發揮石林縣優勢特色產業人參果、蘋果、甜柿、花卉、蔬菜等資源優勢,發展高原特色農產品深加工,2020年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10家,銷售收入17.8億元。
以臺創園為平臺,推動鄉村產業融合
石林臺灣農民創業園是國臺辦、國家農業農村部批準建設的農業示范園區。石林縣以臺創園為平臺,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生態休閑旅游養生度假勝地、滇臺海峽兩岸高地建設,構建農業、旅游、會展、文化、商貿、娛樂等多個產業聚合的農業綜合體。以綠色食品產業為主導,結合鄉村振興“一鎮十一村”和5個美麗鄉村建設,加快“一縣一業”和“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建設,促進高原特色現代農業與全域旅游、教育文化、大健康產業、特色小鎮建設深度融合,拓展產業發展潛力和空間。
2020年,石林縣新增“三品一標”4個,目前共有25家企業和單位的71個產品獲得“三品一標”認證,其中無公害農產品1家1個產品,綠色食品11家22個產品,有機食品9家14個證書,44個產品;農產品地理標志4個產品(“圭山山羊”“石林乳餅”“石林甜柿”和“石林人參果”)。種植業18家56個產品,認證面積22萬畝,其中綠色食品12萬畝,地理標志11萬畝,有機食品6018畝;養殖業1家1個產品,產量5.85萬噸,其中活雞5.25萬噸。同時,“圭山山羊”、“大可枇杷”獲得國家地理標志商標,獲云南省首家全國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稱號,認證面積66600畝,有效推動農產品標準化生產。2020年組織企業成功申報省級“綠色食品牌”產業基地7個,市級產業基地2個,縣級產業基地9個。組織4家企業申報省級“綠色食品牌”十大名品,5家企業申報市級“綠色食品牌”十大名品,其中2家企業(旭日豐華和禾澤)獲得昆明市“十大名菜”稱號。2020年全縣休閑農業收入6952萬元。
人參果產業成為石林的特色和亮點
1995年,石林縣開始引進人參果種植,經過多年探索實踐,篩選出了四個適合全縣種植、深受市場歡迎的優良品種,總結出了優質豐產栽培技術。隨著銷售市場的擴大和消費人群的增加,種植面積逐年穩步增長。2020年石林縣人參果種植面積突破15萬畝,產值10.6億元。隨著人參果產業的面積和效益雙增長,石林已成為目前全國海拔最高、種植面積最大、品質最好的人參果規模化種植核心區,初步形成了人參果產品集散中心、種苗繁育中心、生產技術示范中心和科技研發中心。
2020年,石林縣在西街口鎮、圭山鎮改造新建了5個人參果交易市場,方便群眾和商販交易產品。在人參果種植集中的西街口鎮、圭山鎮的部分村組,一些農戶利用住房前空地自發改造200余個人參果臨時產品交易分揀包裝點,方便了商戶收購包裝產品。石林縣農業農村局授權22家企業使用石林人參果地理標志,采取傳統的批發零售和新興的電子商務相結合的銷售模式,石林人參果的市場認知度越來越高,產品通過電商、微商等新型網絡銷售平臺,銷售市場遍布全國大中城市。
今年6月19日,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發布消息,“石林人參果”參加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組織的2021年中國品牌價值評價獲得15.83億元農產品地理標志品牌價值,品牌強度81.5%,在申報的158個地標產品中位列第59名。
夯實基礎,全力打造高原特色農業基地
在高原特色農業發展措施上,石林縣著力把具有地方特色和區域優勢的產業培育成為帶動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加強菜、花、果基地提質增效技術指導服務,大力發展高海拔地區夏秋季加工型蔬菜,推廣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種植15.48萬畝,引進試驗蔬菜新品種3個,建成蔬菜標準化示范點6個,開展標準化技術培訓5320人次。加快發展以石林錦苑花卉產業園為中心的鮮切花生產園,大漢園景公司為中心的大花惠蘭精品盆花生產基地,發展結勝、北山、阿烏、青山等村委會為主的鮮切花、草花類生產基地,打造百花齊放的石林大花園。已建設鮮切花標準化示范點3個,開展標準化技術培訓500人次。實施滇中水果產業強縣建設,著力抓好石林甜柿、石林人參果、石林蘋果、石林枇杷基地建設,打造石林高原特色農業品牌。
截至目前,全縣新培育注冊農民專業合作社8個、家庭農場15個;累計培育農業專業合作人333個,發展家庭農場171個。組織3家家庭農場申報省級示范家庭農場。創建評定37家石林縣級示范家庭農場,為石林高原特色農業發展夯實了發展基礎。(文/韓福云)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