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洋過海來吃蔥:一根蔥的現代農業之路
8月初,山東濟南市章丘,農田里的大蔥已經長到了50-60公分高。在華北平原干燥的空氣里,大蔥年復一年倔強的生長著,再過兩個月,它們有望長到兩米多高——不輸巨人姚明。而目前章丘大蔥高度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是2.532米。
得知山東大蔥的超高“海拔”后,有網友發帖表示,羨慕山東大蔥的“身高”“我能不能去山東,做長到1米8的大蔥?”
在有著悠久大蔥種植歷史的章丘,不僅當地農戶、合作社、公司在大批量種植大蔥,章丘區農業農村局甚至成立了專門的“大蔥產業辦公室”,扶持當地的大蔥產業。
當然,大蔥不僅僅是一根蔥:或許是因為山東大蔥格外出類拔萃、或許是因為山東人格外喜食大蔥,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網友,喜歡用“蔥省”非正式的指代山東。
但如果你只是以戲謔的態度來看待山東大蔥,顯然小看了這根蔥、更小看了山東:作為少數幾個第一產業年增加值超5000億元的農業大省,山東已圍繞大蔥,初步形成了品牌價值高達52億元的現代農業種植體系——良種繁育、工廠化育苗、全程機械化生產、四季種植茬口選擇、線上銷售;并將大蔥出口日本。
試想,當你在深夜的東京街頭于某個拉面店大快朵頤后,慈祥的面館大叔告訴你,面上畫龍點睛的那縷蔥絲是漂洋過海的中國山東大蔥時,你會不會感到意外而溫暖?
大蔥不過是山東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直播間里的大蔥
2020年11月15日,山東偉麗種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偉麗種苗”)在其天貓店鋪進行了一場直播。
這場直播談不上非常成功,偉麗種苗的專家顧問孟慶永向經濟觀察報記者回憶起這場直播時說,因為和第三方運營公司合作,也是初期試水,整體來說對直播的支持能力還不夠,比如直播中系統出現偶爾卡頓、買家無法下單等情況。
但對偉麗種苗來說,這的確是一次勇敢的嘗試。最后,這場直播收獲了50萬人次的瀏覽,成交43217單,銷售額30余萬元。“實際成交情況還算是比較理想”,孟慶永說。
作為一家深度參與大蔥工廠化育苗、大蔥移栽服務、甜蔥模式推廣、商超對接銷售等產業關鍵環節的公司,從品牌角度發力,是偉麗種苗近期的規劃之一。
孟慶永告訴記者,“從(章丘大蔥)品牌的角度,全國人民都知道它,但是品牌的影響力對產業帶來的溢價,所有生產者并沒有很好享受到,章丘大蔥售價主要還是跟隨市場的波動進行變化。偉麗希望完善品牌、供應能力,使得章丘大蔥具備供應鏈功能,從而讓大蔥的價格恒定在成本+合理利潤而形成的合理價格區間。”
其實,從2019年開始,偉麗種苗已經嘗試通過整合線下大型商超、線上電商(平臺品牌電商、微商、直播電商等形式),拓寬大蔥銷售渠道。比如,與上市公司家家悅集團合作開展產地直采,實現從苗床到田床再到餐桌的直線流通,保證質量溯源,增加大蔥產地出貨價格。與京東及直播帶貨、天貓店鋪等線上渠道品牌電商合作,通過嚴控產品分級與保鮮供應,拓展線上產品銷售量。
雖然現在直播賣貨大火,孟慶永直言,通過直播方式前期直接賺錢挺難——導流引入消費者以及產品推廣,都需要長期持續的投入,利潤回報的周期也比較長。之前的直播嘗試,因為是與第三方運營合作,總體來說最終的投入、產出和運營效果不太理想。因此,公司重新規劃,從線上到線下進行各個渠道融合,實現立體的宣傳與售賣場景,目前在有序推進。
目前,偉麗種苗也在籌備京東直播、抖音直播,天貓店鋪的直播,“媒體運營和傳統農業不同,需要技巧和專業性,我們需要進行充足準備。”孟慶永說。
過去,章丘區大蔥銷售模式主要以大蔥批發市場、主產區的專業合作社、城區的超市和店面、分散的單戶經營及網上銷售為主,章丘區農業農村局大蔥產業辦公室負責人張會玲告訴記者,其中大蔥批發市場和合作社占章丘大蔥銷售的近八成。“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及訂單農業的發展,章丘大蔥根據自身特點,探索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新業態,為拓寬章丘大蔥銷路,提升章丘大蔥品牌影響力,提供了強大助力。”張會玲表示。
天天有鮮蔥上市
“今年的大蔥價格已初步確定,從8月底我們就開始向盒馬鮮生供貨。”8月11日,山東蔥香四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蔥香四季”)負責人郭紅鋼稱。
按照傳統的單季種植模式,大蔥要10月底才能收獲,走向市場,為何在8月就可以上市?郭紅鋼揭秘,這源于蔥香四季在種植模式上的兩個突破:一是實現了章丘大蔥生產過程的全程機械化;二是實現了天天有鮮蔥上市的“四季種植模式”。
過去,章丘大蔥的生產,種植模式上以一年一季種植為主,章丘大蔥生長周期長,一般10月份開始陸續上市,集中銷售時間3-4個月,帶來了市場供應的缺陷;生產方式上,章丘大蔥種植環節多、主要是人力零工勞作、機械化程度較低。
張會玲告訴記者,過去,大蔥大部分在春節前已銷售完,而春節正是大蔥需求量比較大的時候。主要銷售季過去后,其它時間沒有新鮮的章丘大蔥批量上市,加上生產機械化程度低,嚴重制約了章丘大蔥產業的發展。
2015年,章丘農業農村局牽頭開始探索大蔥的機械化生產和四季生產;2015-2018年,通過大蔥良種繁育、工廠化育苗、全程機械化生產,四季種植茬口選擇等系列配套技術研究,成功建立章丘大蔥全程機械化四季種植技術體系,將大蔥育苗時間從傳統的7個月縮短至3個月,解決了蔥苗隨時供應問題。且大蔥全程機械化生產,與傳統種植相比省時、省力、省地且隨時可移栽,隨時可上市,實現了天天有鮮蔥上市。通過2019年-2020年在章丘大蔥現代化生產示范基地的示范推廣,章丘大蔥全程機械化四季種植已初具規模。
據了解,經山東省藥物研究院檢測分析,四季章丘大蔥富含蛋白質、鈣及微量元素,品質優良,與秋季上市的章丘大蔥沒有明顯差異。
2021年,章丘區農業農村局將章丘大蔥全程機械化四季生產作為大蔥產業發展的重點工作。按照“一個品牌、兩區共建、三產融合”的思路,聚力打造“一園四區”發展格局,爭創章丘區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章丘大蔥全程機械化生產示范、章丘大蔥商超對接片區、章丘四季蔥出口及章丘大蔥智慧農業綜合發展四大片區。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隨著章丘大蔥四季種植模式的建立,2019年區農業農村局聯合農業龍頭企業“偉麗種苗”積極探索了章丘大蔥與高官甜瓜換茬輪作栽培模式,即甜-蔥模式。甜-蔥模式利用章丘大蔥改善土壤生態的機理,促進甜瓜持續增產增效;同時在甜瓜歇茬期,為章丘大蔥四季種植提供栽培設施,推動章丘大蔥錯季栽培、春節前后上市、彌補市場空檔、增加農民收入。
比如偉麗種苗,就在章丘高官寨與甜瓜種植戶合作試點了“甜-蔥模式”,實現了冬季大蔥的生產,彌補了章丘大蔥農歷2-4月份沒有產出的缺憾。這種模式也可以減少大蔥生產投入,提高效益。
52億品牌價值的想象空間
“去年的大蔥價格比較高,所以我們出口的比較少,只有5噸左右。”濟南鯤鵬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濟南鯤鵬”)總經理李延榮告訴記者,2020年開始,公司通過土壤改良,使用美洲大蠊(蟑螂)糞便等有機肥提高土壤中的有機物和微生物含量,用生態循環的方法提高品質,降低大蔥中的農藥殘留和抗生素成分。正因如此,濟南鯤鵬生產的大蔥,通過了一家第三方檢測公司的200多項指標,拿到出口日本的資格。
濟南鯤鵬今年想把出口基地規模擴大到200畝,李延榮預計,一畝地產量將近2000公斤,全年估計可以達到400噸,“今年的出口價格還沒談好,我們想先把市場打開,根據今后改良土壤的能力來確定價格。章丘大蔥的出口通道可能不是特別暢通,目前章丘大蔥主要通過外貿公司的方式出口,希望擴大產量后,可以直接與國外公司合作,打開出口通道。”
章丘大蔥在海內外均有知名度,當記者問及原因,張會玲答:章丘大蔥享譽世界最重要的原因,是章丘大蔥獨特的品質——以其“高大、脆白、甜辣”著稱,2020年章丘大蔥更是以2.532米的高度,成功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第二是因為章丘大蔥有著2000多年種植歷史,在明代就被明世宗御封為“蔥中之王”;第三是悠久的栽培歷史使得章丘大蔥栽培承載了厚重的農耕文明,2017年章丘大蔥栽培系統被農業農村部列為了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加上多年來的標準化種植、品牌化運作,章丘大蔥的品質和信譽不斷提升。
章丘大蔥這一獨特特點,也吸引了餐飲老字號的合作。2012年10月26日,章丘市政府與全聚德(集團)在北京簽訂農餐對接戰略合作協議,全聚德集團優先選用綠色無公害的章丘大蔥作為烤鴨輔料。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22次領導人非正式晚宴,主桌上的全聚德烤鴨專配蔥絲即為章丘大蔥。
在《濟南的冬天》一文中,老舍先生對山東大蔥進行了細致的描述:“最美是那個晶亮,含著水,細潤、純潔的白顏色......由不得把它一層層剝開,每一層落下來,都好似油酥餅的折疊;這個油酥餅可不是‘人’手烙成的。一層層上的長直紋兒,一絲不亂的,比畫圖用的白絹還美麗。”
傳承至今,章丘大蔥也收獲了品牌價值。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評估顯示,章丘大蔥2021年品牌價值是52.91億元。但張會玲表示,章丘大蔥產業還有很大發展空間,由初級農產品向高附加值產品轉變的全產業鏈條尚未完全形成,將品牌價值真正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帶動廣大大蔥從業者增收致富,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為解決這些問題,章丘區農業農村局引導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與加工企業、種苗企業、農資企業、商超、電商物流企業進行聯合,形成全新的大蔥產業聯盟。
張會玲表示,希望通過這個聯盟來統籌種植、生產加工、銷售(出口)、社會化服務、倉儲物流等重點環節,融合訂單生產、農業機械全托管服務、統防統治植保服務、電子商務服務等眾多功能,統一標準生產、統一訂單銷售、集成生產加工、統一社會化服務,促進抱團發展,建立小農戶參與現代農業發展紐帶,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