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進程 助推湖南蔬菜“破圈”
湖南蔬菜正快速走出國門,成為國際市場上的搶手貨。長沙海關近日發布統計數據稱,今年前7月,湖南27.8萬噸蔬菜出口至全球29個國家和地區,同比增長28%。搭乘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的快車,湖南蔬菜成功“破圈”,把影響力延展到了海外市場。
目之所及,心之所向。湖南發展現代農業,就必須更大范圍地突破傳統農業經濟的約束,打破“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的路徑依賴,以更高的視野瞄準全球市場,拓展農產品的藍海。這些年來,湖南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著力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殷殷囑托,以“百千萬”工程為抓手,著力打造以精細農業為特色的優質農副產品供應基地,激勵扶持新型經營主體,努力把大宗農產品做優,把名特優農產品做大,實現“多的優起來”“優的多起來”。通過穩步推進“百企千社萬戶”“百片千園萬名”工程,近5萬戶家庭農場、超10萬個農民合作社,成為農業現代化的“主力軍”。
湖南蔬菜出口增長的背后,是農業現代化管理和科技的“賦能”“加持”。湖南近年來大力推動蔬菜產業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溯源化管理、品牌化銷售、產業化經營,引導菜農科學種菜;在蔬菜加工的過程中,更加注重“打扮”,將蔬菜分門別類,清洗、刨皮、切片、精包裝,對接中高端市場;發展特色蔬菜產業,如江永土壤硒含量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出產的農產品具有濃郁的芳香味,便大力發展富硒產品,深受消費者青睞。
“酒香也怕巷子深”。打造蔬菜區域公用品牌,建好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讓湖南蔬菜贏得了良好的市場美譽度。地處“瀟湘源頭”的道縣,與濂溪大洞、壽雁水源頭、寶珍故里3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湘江源”品牌蔬菜基地項目進行集中簽約,使道縣從蔬菜產業大縣向蔬菜產業名縣升級;湖南有382家種植基地入選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認定基地名錄,18家加工企業入選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加工企業名單。突出優勢產業,以區域公共品牌為總抓手, 做到區域品牌、產品品牌、企業品牌“三位一體”,激發品牌農業新活力。
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不斷創新求變、贏得主動,讓湖南農業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這正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動能所在。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