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農服”探索為農服務新路徑
“麗燕,我要買一袋草銨膦?!薄昂玫?,你過來刷個臉。”昨天上午,平湖市曹橋街道農戶王龍珠來到曹橋供銷專業合作社買農藥,她只是“刷了個臉”,人臉識別一體機就立馬彈出了關聯的數據信息,王龍珠家里種了幾畝地、買過哪些農藥、用過多少農藥等,每一項都清清楚楚?!澳懔悴顑r購買農藥的額度還有90元哦。”曹橋供銷專業合作社的工作人員褚麗燕邊結賬邊提醒,“王阿姨啊,我們種水稻能盡量少用農藥還是少用一些哦,不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也更綠色環保?!?/span>
王龍珠是水稻種植戶。“以前我來合作社買農藥,工作人員每次都要手工登記,而且還要去‘翻舊賬’,看看我今年已經買過多少農藥了,有沒有超量?!蓖觚堉楦嬖V記者,“現在有了這個一體機,只要刷一下臉,我的購買情況馬上都出來了,很方便?!边@就是嘉興在數字化改革浪潮下開發的“浙農服”應用平臺為老百姓帶來的實實在在的便利之一。
補貼自動“找上門”
“浙農服”是平湖市農合聯(供銷社)聯合浙江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嘉興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打造的一站式數字化為農服務平臺。目前,平湖市共有81臺人臉識別一體機,已實現農資企業和農資店全覆蓋。“這個平臺的后臺會根據每戶農戶的種地面積自動算出農藥的總用量,因此,農戶的農藥購買總量是有控制的,這樣也可以倡導廣大農戶少用農藥、科學管理,走綠色種植的路子?!辈軜蚬╀N專業合作社工作人員袁佳聰說。
流程再造,制度重塑。不單單是購買農資,農藥廢棄包裝物和農膜回收業務也大大便捷。平湖市農合聯(供銷社)副主任劉金平介紹道:“以往回收農藥廢棄包裝物,是劃區定點的,農戶要到村里開證明,店里要查賬本,現在自動匹配數據,即收即補,縮減了流程,方便了群眾辦事,同時也讓政府補貼發放更加精準。”
說到發放補貼,借助“浙農服”的上線,平湖在品牌補貼方面甚至已經做到了“無感發放”。這是什么意思呢?用農戶的話來講,就是“不知不覺間補貼‘找上門’了”。對于這一點,平湖市碩禾糧油有限公司的黃建峰感受頗深。他種植水稻多年,通過申請,2020年被授權使用“金平湖”這個區域公用品牌。這意味著,他的農產品不僅有了響當當的品牌,還能賣出好價錢。更令他沒想到的是,被授權使用這個品牌后,還能獲得一筆一次性的補貼,而這筆2萬余元的補貼就是通過“浙農服”平臺自動“送上門”的。“我收到補貼的推送消息,核對相關信息后,按一下確認鍵,錢就到賬了,真的太方便了?!秉S建峰說。
農產品賣得快又好
一直以來,生產服務供給不及時、供銷對接不對稱、金融授信難、小農戶服務沒有全覆蓋等,是農業服務過程中的痛點和堵點。
如何用大數據打通產供銷鏈條?“浙農服”平臺給出了一條優化路徑:以“云上合作”讓供需雙方溝通無障礙。
平湖市農產品展銷配送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農產品一站式配送和零售的流通型企業,擁有生鮮凈菜超市15家,并在去年疫情期間依托“浙農服”上線了“金平湖鮮到家”掌上菜場。在該公司的智慧指揮中心,記者看到,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著每家線下門店的銷售情況、每日暢銷單品和每日暢銷品類等數據。這些數據有什么用?公司副總經理紀海峰說:“我們會把這些數據定期推送給我們的生產基地,農戶們就可以根據市場的實際情況調整各自的生產和銷售計劃,什么好賣就種什么,哪里暢銷就供哪里。”
浙江綠跡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余魁是“浙農服”最早的一批用戶之一,他說:“這個平臺不僅讓我的生產資料、農事作業、人力資源等生產管理實現了數字化,而且打通了供銷環節,可以銷售基地自產的農產品,采購其他農合聯會員提供的農資、農機、農技、物流服務等。像‘找農產品’是我用得最多的一塊服務,方便我們發布供需信息,讓好產品賣得快還能賣得好?!?/span>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平時的各項記錄良好,系統信用評分較高,平湖農商行還給綠跡公司授信600萬元、線上純信用貸款230萬元,大大緩解了公司的資金壓力。
截至目前,“浙農服”在平湖已注冊了42470人,產業主體100余家,通過“浙農服”實現了農產品和農資交易超1億元,農廢回收率95%以上,農業投入品減量15%。
【改革者說】
小平臺實現大聯合
在“萬物互聯”的數字時代,數據已成為一種十分重要的生產要素。嘉興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黨委書記、理事會主任沈向宏表示,“浙農服”平臺是圍繞農業生產、產品供銷、信用惠農“三位一體”打造的數字化為農服務場景應用,橫向協同多個部門,縱向實現省、市、縣、鎮(街道)、村五層級業務聯動,打破數據壁壘、部門高效協同、推動綜合集成,目前還在不斷迭代升級、健全完善。這一平臺為農業的產、供、銷提供全周期、全天候服務,一站式解決了農民種什么、怎么種、賣給誰、找資金、辦保險等問題,體現的是農民、企業、政府的合作,是社會化服務、公共服務和行業監管的合作,也是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改革中傳統農業與數字技術的合作,在農業服務供給側、需求側一體兩面同時推進數字化改革,促成農業產業和服務的大聯合,為全省農業服務提供了數字化改革嘉興經驗。目前,“浙農服”在嘉興已令4.3萬農戶享受到便利,并推廣到了省內33個縣(市、區),年底前將根據省供銷社要求力爭實現省內全覆蓋,并向江蘇、吉林、四川、廣東、上海等5個省市推廣應用,最終目標是打造全國性的農業服務和農產品流通的公共服務平臺。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