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鏈上商機多
糧食企業收儲玉米現場。
鮮食玉米生產線。
作為黑龍江省糧食生產的當家品種,玉米渾身是寶:從玉米粒到玉米芯,從玉米皮到玉米秸稈,都能生產出獨具特色的產品;從食品、飼料等初加工領域,到醫藥、化工、能源等深加工領域,延鏈補鏈強鏈空間巨大。
記者從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招商專班了解到,黑龍江省玉米產業招商重點是建設規模化基地,發展淀粉精深加工和秸稈綜合利用,持續補齊、延伸、建強產業鏈條。在優勢產區重點發展高淀粉、高賴氨酸、高蛋白、高油等規模化種植基地;發展特種變性淀粉、酶制劑、功能性新型發酵制品、淀粉糖、多元醇、氨基酸等系列產品及衍生產品;推進秸稈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的加工轉化,提升玉米秸稈綜合利用水平。
作為中國玉米加工能力最大的地級市,綏化市籽粒玉米常年種植面積超過1600萬畝,玉米粒產量達到800萬噸,玉米秸稈1200萬噸,玉米芯達到540萬噸。
綏化市經濟合作局路俊德介紹,綏化市圍繞玉米產業發展,推出了很多招商項目,比如聚乳酸生產項目,總投資10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6億元,預計達產后年銷售收入24億元,利稅3.2億元。他說,聚乳酸(PLA)是一種新型的生物基及可再生生物降解材料,以玉米淀粉為原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在特定條件下完全降解,不污染環境,市場前景較好,符合當前環保趨勢。該項目計劃年消耗淀粉20萬噸,采用世界先進技術,生產聚乳酸16萬噸,并以此開發可降解塑料,替代石油化工產品。
同樣,綏化市的工業酶制劑生產及研發基地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0億元,也是以玉米為主要原料,用玉米淀粉生產蛋白酶、脂肪酶、纖維素酶等。
富錦市商務和口岸局王超告訴記者,富錦市玉米年際間種植面積達到200萬畝,產量穩定在140萬噸以上,百公里半徑內,年際間玉米產量500多萬噸,可為玉米深加工提供原料保障。他們緊緊圍繞龍江玉米這條“根”,推動玉米精深加工產業“根深葉茂”。開展以“根”招商,提高玉米原糧就地轉化率,引導玉米就地轉化向著精深加工發力,向著飼料、化工、醫藥等產業鏈下游發力,提高玉米產品附加值。年產20萬噸山梨醇項目、年產10萬噸氨基酸項目和年產10萬噸低聚糖項目等,都是以玉米淀粉為主要原料。富錦象嶼金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年產75萬噸優質玉米淀粉,可為配套企業提供原料保障。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