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成云南農墾集團發展加速器
2021年1月21日,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召開,明確提出要大力實施“一二三”行動,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自此,云南農墾集團迅速行動,謀篇布局、科學籌劃,把大力實施“一二三”行動放在重中之重,并連續4個月每月定期召開打造“綠色食品牌”工作領導小組抓實“一二三”行動會議,深度研究、扎實部署、精準發力,補短板、強推進、抓落實,按照“大產業+新主體+新平臺”思路,以農業企業“國家隊”的高度和標準,做強“一業”,做優“兩端”,做深“三化”,奮力做好做實“綠色食品牌”這篇大文章。
日前,記者從云南農墾集團獲悉,今年1-8月,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28億元,同比增長44%,實現利潤總額1.03億元,同比增長193%,真正用實際行動跑出了踐行“一二三”行動的加速度。
做強“一業” 當好縣域經濟發展的“推動者”
云南大力實施“一二三”行動,即全面推進“一縣一業”,找準主導產業、培育龍頭;抓住種子、電商“兩端”,做強農業“頭”和“尾”;加快推進農業生產設施化、有機化、數字化,聚焦產業和區域推動農業綠色有機發展。
3月25日,大理蒼山腳下洱海畔,云南省湖泊保護治理工作會正在進行。現場調研會上,云南農墾集團云糧大理洱海流域10萬畝水稻綠色有機種植工作情況匯報得到一致好評。
在大理環洱海流域以綠色、有機的方式種植10萬畝綠色水稻項目是集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主動擔當,積極參與洱海保護的一個重要項目,同時也是集團深入推進墾地融合發展,扎實打造“一縣一業”,推進縣域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措施。
大理洱海流域綠色種植基地
政企分開7年來,云南農墾集團搶抓“一縣一業”特色優勢產業機遇,找準地方發展的切入點,切實發揮集團骨干龍頭作用,進一步聚焦區域特色重點產業發展,加大墾地合作力度和深度,形成以產業帶平臺、以平臺促產業的墾地互動發展格局,助推“一縣一業”提質增效,全力以赴推進集團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工作。
集團經過制定推進“一縣一業”發展規劃、主動與當地政府聯系、積極爭取相關政策、鞏固提升產業水平、努力打造農業產業鏈,腳踏實地助推云南省“一縣一業”發展。截至目前,集團在西雙版納、普洱、保山、大理、昭通等州市積極探索“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市場+科技”的合作模式、大力發展農業產業,以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和品牌化為目標,重點推進糧食、橡膠、咖啡、茶葉、蔗糖、核桃、蘋果、馬鈴薯、花卉等產業項目發展,在示范引領、標準化建設、品牌打造等方面發揮了先導作用,有力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積極推進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做優“兩端” 成為科技創新發展的“實踐者”
“實現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科技是關鍵。”云南農墾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祖軍認為,只有依靠科技創新的力量,才能促使集團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謀得發展先機。
近年來,集團依托省農科院、省中科院等科技研發機構及高校的科技、人才等資源,致力于種苗的科技開發和繁育,通過整合資源、加大投入、強化監管、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構建了以產業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基地為依靠、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農業種業體系。
昭通“省級蘋果產業示范園”基地
集團花投公司投資4700萬元建設占地100畝的“國際花卉技術創新中心”,形成“育種者+生產者+消費者”的生態閉環,其中“云南省花卉育種重點實驗室”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成功構建了產學研協同創新的花卉育種體系;昭通農投公司投資4600萬元建成年生產原原種1000萬粒的馬鈴薯科技育種中心,培育出十余種馬鈴薯原原種品種,滿足14萬畝商品薯的用種需求;云糧集團與省糧作所在大理綠色種植基地合作開展了220個水稻品種篩選試驗,在保證大面積種植云粳優質水稻種植的同時與多家農業科研機構開展在高海拔實施以糧食為主題的農業科研實驗項目,為云糧集團構建糧食全產業鏈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在大力發展種業的同時,集團搶抓“互聯網+”機遇,以打造“云品出滇”為發展目標,切實發揮特色農產品知名品牌效應,助力推進集團電商平臺轉型發展,開發了綠色食品“云墾優選”線上電商平臺,建設云南高原特色農產品上行體系,實現綠色食品空間信息資源的共享。集團“云墾優選”累計上架500余款產品,產品銷往省內16個州市及京、滬、陜、魯等省市和港澳地區。
此外,集團電商公司在構建營銷服務體系過程中,落實落細省政府關于“最前一公里”的物流體系建設,根據不同縣域B2B業務建立的營銷目標、業務內容,與政府相關部門、龍頭企業、韻達省分撥倉企業等合力推動共建、共享的智慧物流配送體系。
集團還通過與國內大型知名網絡平臺的深度合作,圍繞“產業+直播”“網紅直播”方式,聚合云南綠色優質農產品進入電商大市場,2020年綠色產品累計電商銷售收入近3000萬元,并制定了有力措施,綠色產品電商銷售收入每年增長10%以上,到2025年,綠色產品電商銷售收入要達到營業收入的50%以上,有效帶動“云品”走出云南,走向世界。
做深“三化” 塑造綠色產業發展的“示范者”
“進一步抓實‘三化’建設,是推進集團綠色食品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集團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的重要支撐。”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周建國表示。
近年來,集團按照云南省建設“智慧云南”“數字云南”“綠色云南”的戰略部署,加快“三化”建設力度,把“設施化、有機化、數字化”融入發展各領域,努力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積極挖掘和培育農業發展新動能,打通生產決策、田間管理、加工分選、精準營銷等全產業鏈條,增強集團產業核心競爭力,加快推進集團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及建設高原特色現代農業企業的步伐。
馬鈴薯科技育種中心里的種苗
集團興農康豐公司通過與蔗農共同摸索、創新,自行研發出甘蔗自動播種機,改變了傳統人工彎腰刨坑的播種方式,實現了放種、施肥、施藥、覆土的一次性高效率精準播種;昭通農投公司積極創新探索建立蘋果氣調庫,從新西蘭引進了國內第一條高技術含量蘋果分選線,以每小時15噸的分揀速率,從蘋果果徑、外觀及內部探測多方面對蘋果進行自動識別,實現蘋果外在和內在品質及重量的精準分級;為確保橡膠安全生產質量標準化,云膠集團上線運行了遠程高清視頻監控管理平臺項目,實現了對所屬企業各制膠廠的車間、生產過程及環保進行全方位跟蹤監管;咖啡公司在擁有年生產能力8000噸全套德國進口咖啡焙炒設備和速溶包裝生產線的基礎上,采購了超聲波掛耳咖啡內外袋全自動包裝機和灌裝機,有效提升了產品的品質和工作效能;云糧集團投入大量資金實施改造了庫糧智能化綜合管理平臺,實現了糧庫管理“可視化、數據化、智慧化”,有效推動了糧食倉儲由傳統轉向現代、由粗放轉向集約的產業升級等。
同時,集團農投公司在楚雄姚安高標準建設500畝現代花卉種植示范園,用無土栽培的現代化溫控大棚保證花卉植株高度相同、花期穩定和可控的品質,使鮮花生產效率提高到原來的3倍;茶業集團著力打造普洱高標準綠色有機茶園,通過全面升級改造、加強質量監控,有效提升了產品的質量管理與質量安全;昭通農投公司在昭通守望鄉打造2000多畝省級蘋果產業示范園,按照國家綠色食品基地要求,結合昭通蘋果高原生態化標準進行管理,著力打造優質矮化自根砧蘋果示范園……
從蔗田里轟鳴的甘蔗自動播種機,到蘋果園中高效運轉的蘋果分揀線,再到綠色有機茶園的高標準建設,集團綠色食品各板塊正以“產品生產規模化、管理標準化、經營產業化、銷售品牌化”的運營模式,建立產品從基地到生產到市場完善的全程質量管控、質量追溯體系,努力推動綠色食品、有機產品認證,形成了一批“綠色食品牌”拳頭產品集群,并得到上級部門及消費者的認可。
2021年8月農業農村部公布首批評選農墾現代農業企業集團評估結果,集團以其發展業績、產業帶動能力、品牌影響力、黨建發展和對地方經濟建設所做的貢獻從眾多企業中脫穎而出,以評分90以上高分被評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農墾現代農業企業集團”;9月省農業農村廳公布云南省“綠色食品牌”品牌名單,集團“八角亭”茶葉、“云啡”咖啡、“龍珠”白糖、“沁果昭紅”蘋果、“云菜花”食用油等六種產品品牌實力入選,其中“八角亭”茶葉、“云啡”咖啡還多次榮獲云南省和昆明市“十大名品”稱號。
“十四五”期間,集團將在打造“綠色食品牌”的道路上,搶抓機遇、深化改革、持續發力,繼續做實“一二三”行動,持續推行數字化建設,深度推進綠色化發展,著力提升現代化水平,全力建立集良種、良法、良品的高質量發展體系,以更大的力度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放心、貼心、養心”的“三心”綠色食品,努力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跑出“一二三”行動加速度,發揮好云南農業主力軍作用,為促進云南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換擋升級貢獻農墾力量。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