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黔牽手,“畢節生產、廣州銷售”的路走通了
有粵黔協作隊畢節工作組牽線搭橋,畢節優質的農特產品插上電商“翅膀”直“飛”廣州。日前,廣州第二屆電商節畢節分會場威寧會場發布數據顯示:累計銷售農特產品5138單,共19.86萬元。
直播帶貨只是粵黔協作隊畢節工作組幫扶的一個縮影。今年1至8月,在工作組幫扶下,畢節線上線下銷往廣東的農產品達11.94億元。
李臣果是廣州第二屆電商節畢節分會場威寧會場主辦方代表,他感慨“畢節生產、廣州銷售”這條路真的走通了。
在威寧做了多年電商生意的李臣果,深感畢節不缺好產品,像威寧的土豆、赫章的核桃、織金的竹蓀等,就缺一個好渠道。
轉機出現在2020年2月,廣州扶貧干部丁力到威寧掛職縣委常委、副縣長。丁力找到李臣果,提出建立電商聯盟。
“單打獨斗是不行的,抱團取暖慢慢發展壯大才能站穩腳跟。由粵黔協作隊畢節工作組幫你們牽線搭橋,把畢節的農產品推到廣州電商節上。”丁力說。
一語點醒夢中人。李臣果很快與威寧其他電商取得聯系,先后有10多家企業加入威寧電商聯盟。
抱團取暖的效果明顯。2020年“6·18”電商節當天,李臣果的公司銷售出10多萬元的農產品,銷路完全打通,也使公司全年銷售額達1400多萬元,是2018年的4倍多。
如今,威寧電商聯盟成員已達35家,包括14家電商公司、21家農特產品生產企業。
“做生意廣州行,搞產品畢節行。貴州的生產基地加上廣州的消費市場,就是非常合拍的扶貧模式。”丁力笑著說。
今年,廣州電商節在廣州新電視塔開設了扶貧專場,畢節的土豆、蘋果、核桃、竹蓀、臘肉等50余款綠色農特產品通過網絡連接全國各地市場,并同時通過微信、阿里巴巴等平臺進行直播帶貨。
“我們把電商助農擺在突出位置,積極拓展直播平臺,助推畢節的優質農產品走向全國、走上百姓餐桌。”丁力表示,今后將促進威寧及周邊農產品的銷售規模化,為畢節農產品拓展更為廣闊的市場,助力畢節鄉村振興。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