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林下“金疙瘩”孕育大財富
白露過后,晝夜溫差漸大。大方縣星宿鄉云峰村的王萬軍往自家林下天麻種植基地跑得更頻繁了?,F在是天麻管護的重要時期,為了保障200余畝林下天麻來年豐產,王萬軍每一個環節都不敢松懈。
14年前,返鄉創業的王萬軍在政府組織的培訓中學習到天麻種植技術,帶著飽滿熱情開啟了天麻種植創業之路。“大方特產野生天麻,我家林地就有很多,品質非常好。小時候我們常常采收賣錢攢學費?!蓖跞f軍說,“以前就想種植天麻,但技術不過關?!?/span>
天麻佳品出貴州,貴州天麻數大方。20世紀80年代中國“中草藥普查”中,明確指出大方是省內野生天麻主產區之一,而且質量優良,外形美觀?!熬琵埳较路N天麻”,這是當地野生天麻資源豐富的真實寫照。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大方當地群眾就開始人工種植天麻,不過大多數人都只是在自家房前屋后小規模散種,沒有真正形成整套種植技術,只能望天吃飯,產業一直不成規模。
發揮生態優勢,找準產業路,當地政府高位推動天麻產業發展,積極培育經營主體,加大資金、技術支持,在全縣范圍內帶動群眾參與天麻種植。實現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釋放出產業“溢出”效應。
為攻克天麻種植難題,讓大方天麻實現規范化、規?;N植目標,2001年,曾經是大方縣中醫醫院主管藥師的文平率先成立了全省首家天麻種植公司——大方縣九龍天麻開發有限公司,并開啟大棚種植天麻的探索。2007年,公司嘗試把天麻育種從人工環境種植直接移栽到了山上。當年,仿野生天麻種植技術獲得突破,還申請了國家仿野生育種專利。同時,為了解決種源問題,降低種植成本,大方縣成立貴州烏蒙騰菌業有限公司,引入天麻有性繁殖種植技術并開展試驗示范推廣。
“種植天麻就需要大量的種源。不通過有性繁殖,種源根本沒有保障。通過引進有性繁殖技術以后,種子來源有了保障,這是一個突破。我們要靠著不斷攻克技術難題進行科技創新,大方天麻正在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良方?!辟F州烏蒙騰菌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全國天麻產業創新聯盟理事長張光文說。
“貴州烏蒙騰菌業有限公司提供天麻種子和技術,還包回收產品,靠譜。政府帶著干,肯定有保障?!痹谶@波技術推廣浪潮中,王萬軍實現了自己多年的心愿,也嘗到了生態紅利的甜頭。
如今,王萬軍流轉了500畝林地,輪作天麻200畝,并開展良品培育實驗。為了利用好天麻種植的菌材廢料,王萬軍多年來自主研發出廢料加工制成菌棒技術,建立了平菇生產廠房,解決了每年上百萬噸菌材廢料問題。
技術革新帶來看得見的效益,也激起了群眾種植的積極性。目前,大方縣天麻種植面積達到3.5萬畝,僅發展天麻種植的企業就有8家,專業合作社30多家,覆蓋全縣31個鄉鎮(街道),帶動全縣9000多戶農戶實現增收,年產值達2億多元,大方天麻產量約占全國天麻總產量的5%,其深加工的天麻膠囊、天麻酒、天麻飲料等系列產品正逐步走向市場。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