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果品亮眼 優質果業吸金
“去年每畝栽植166棵五代嘎啦蘋果新品種,今年畝產蘋果500多公斤,畝收益達3000多元,而且明年、后年的蘋果已被武漢、北京的超市訂購一空。”10月14日,在運城市臨猗縣北辛鄉東卓村的現代蘋果產業示范基地里,負責人李志高滿心歡喜地說。
如今在運城,以“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主體、新裝備”為特色的果品產業示范基地隨處可見,“綠色化、標準化、特色化、優質化、融合化”的區域特色初具規模。
作為正打造現代農業強市的運城,廣袤田野上那一片片“特”“優”新果園,正播下了農民增收、鄉村振興的新希望。
轉型創新,特色化果業為農民減負
河東大地,249萬畝果園,從櫻桃、桃、冬棗、早熟蘋果到金秋十月的葡萄、酥梨、山楂等各色水果,一年三季,枝頭染翠,萬樹搖紅。運城,是名副其實的北方百果園。
果業支撐著運城農業,支撐著果農的錢袋子。目前,全市果品年產量593萬噸,年產值192億元,占全市農業總產值的39%。
只有“果樹品種改優、果園土壤改良、綠色高效發展”,才能推動果業高質量轉型蹚新路開新局,才能為農民持續增收、鄉村產業振興不斷注入新的動力。
運城果業發展一直緊盯國內外市場的“鼓點”,轉型節奏時時“刷新”。
近年來,他們又緊緊扭住省委、省政府“南果”發展戰略,突出“特”“優”,通過實施以“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主體、新裝備”的“五新”果園為主要內容的改革,推動運城蘋果進入現代化發展的快車道。
走進萬榮縣的國家現代蘋果產業(賈村)示范基地,記者看到,一棵棵矮化自根砧的果樹迎來了頭一年掛果期。紅彤彤的蘋果掛滿枝頭,點綴在美麗的田園風光之中。
果園里的“硬件”設施令人耳目一新:一根根高低一致的混凝土柱桿,一排排整齊劃一的噴灌管道,一塊塊嚴嚴實實的黑色條塊園藝地布,錯落有致地串聯在一行行緋脆和秋映等新品種蘋果樹前……
“這些果園采用的是現代蘋果矮砧集約栽培六項技術,包括以高紡錘形樹形為主的簡化修剪技術、以生草覆草為主的生態果園建設技術、以滴水灌溉平衡(配方)施肥為主的水肥一體化技術、以機械施肥除草打藥為主的宜機化管理技術、以綠色防控為主的病蟲害防控技術、以藥劑疏花疏果及果實免套袋為主的簡約栽培技術等,實現‘抗重茬、雙脫毒、免套袋、少拉枝、宜機化、早豐產’。”果樹研究員郝淑英說。
“‘五新’果園最大的優勢,是便于機械操作、減少用工成本,把果農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受到了廣大果農的普遍歡迎。”
目前,運城已全面加快百萬畝果園提檔升級工程,累計培訓果農10萬人次,在臨猗、萬榮、新絳、平陸、芮城等縣創建標準果園100多處,通過實施高接換優、增施有機肥、病蟲害綠色防控等老果園改造技術,建成了6萬畝標準化示范園區。發放“南果貸”160億元,扶持了鹽湖區鳳梧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臨猗縣敏霞蘋果種植專業合作社、新絳縣慶云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山西舜鄉阿霞紅櫻桃專業合作社等一批國家級合作社和示范園。
“我們的‘五新’果園示范園,豐產期畝產達4000公斤,產量超過普通蘋果的20%,價格更是翻倍。”示范基地負責人通過算賬道出了果業“特”“優”發展實實在在的好處。
“下一步,我們還將積極實施‘南果’戰略,大力發展品質果業、品牌果業、誠信果業,加快運城果業大市向現代果業強市轉變。”運城市果業發展中心主任潘建祖說。
科技先行,智慧化果業為農民增收
9月23日,家住西安市雁塔區育才路的張先生悠閑地坐在家里,他隨手拿起手機,察看自己在老家臨猗縣豆氏村認領的蘋果樹生長情況。
同時,在相隔250多公里的世界蘋果最佳優生區萬榮縣賈村鄉,果農賈齊民也笑了。他沉浸在“互聯網+”高科技帶來的變化中,只要在手機App軟件上輕輕一點,澆水、噴肥、打藥這些農活全都是自動化。
“特”“優”興果,科技先行。在現代果業發展中,運城堅持把“互聯網+”作為帶動現代果業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工作,圍繞“土、肥、水、機、綠、銷”重點發力,融合推進智慧果業發展。
在臨猗縣北景鄉西里村的智慧果業技術集成中心,整個園子里竟看不到一個果農。“有了物聯網技術,蘋果種植都靠信息化智能監控系統,我一個人就可以同時管理上百畝果園。”園主王社民拿著手機說。記者看到,智慧果園,完全把物聯網技術與標準化生產相結合,運用果業智能監控系統,打造了智能高效水肥一體灌溉、農藥自動噴灑、實時氣象和土壤信息記錄以及全程視頻監控四大系統。“這樣的技術在我的園里已應用3年多了,便捷實用,特別輕松。”
隨著智慧果業的發展普及,手機已成了現代農民的“新農具”。如今,全市通過在果業生產中推行“互聯網+”技術,助力果業生產管理實現了自動化、精細化、現代化。
萬榮縣惠民果業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200畝富硒蘋果,通過發展智慧果業,統一種植管理、施肥銷售,蘋果價格比其他蘋果高15%,每畝增收600元以上。
鹽湖區運用“互聯網+”技術,通過現代農業托管服務公司的無人機技術,幫果農們智慧化授粉,解決了梨樹授粉時間短、任務重、勞動強度大、人工費用高的“頭疼事”。
智慧果業掌上打理,一鍵啟動運城高質量果業發展的“云”端。
品牌引領,現代化果業為農業添彩
品質支撐,誠信為本,品牌為王。
2017年,運城公開發布“運城蘋果”品牌,在對外推介、產品包裝和廣告宣傳上統一口徑、統一商標、統一包裝。公布了“運城蘋果”的生產標準,塑造過硬的果品品質。
在“運城蘋果”區域公用品牌的引領下,運城果業構建起“區域公用品牌+縣(市、區)產地+企業商標”模式,通過“母雞帶小雞”的方式,帶動轄域內各子品牌發展,各縣(市、區)和企業的品牌均以子品牌的形式出現,形成“母子品牌”的運作模式,使運城果業發展邁進品牌時代。
目前,運城已建成了臨猗蘋果、絳縣山楂、鹽湖酥梨、新絳大桃等10多個國家、省級特優區。平陸玉露香梨、臨猗冬棗、永濟陽光玫瑰葡萄……這些“特”“優”品種,在國內外市場的影響是響當當的。在北京新發地等全國各地的大型批發市場,運城水果都占據一席之地。
運城水果品牌越來越有“國際范”,每年吸引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孟加拉國等50多個國家的外賓外商以及全國各地的客商在運城購銷果品。蘋果、梨、葡萄、桃、櫻桃等10余種果品和一些農產品出口到75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量30多萬噸,占到山西省的80%以上。
品牌興農、品牌富農、品牌強農。運城水果品牌從無到有、由小到大,日益變強,帶動起區域果品產業規模化發展。
尤其是連續五屆的國際果品交易博覽會,架起運城果業對外開放的橋梁,引導果農開拓視野、更新觀念,不斷增強品質、品牌、誠信意識。
10月15日,以“果蔬運城·香飄世界”為主題的第六屆山西(運城)國際果品交易博覽會在萬榮縣黃河農耕文明博覽園啟幕。這又是一次廣大果農、國內外果商、果業專家齊聚河東謀發展的盛會。
“南果”戰略風正勁,“特優”發展正當時。運城果業正不斷向著新的目標邁進。運城果業必將為鄉村振興、全面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增強動力。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