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賦能助力象山海鮮“破壁出圈”
日前,縣水利和漁業局授權寧波耕海牧漁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為“象山海鮮品牌加盟商”,這是我縣以品牌賦能企業,助力象山海鮮“破壁出圈”的一項重要舉措。
在寧波耕海牧漁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記者看到工人們將剛剛收購來的水產品分類送上液氮速凍生產線,車間內冷氣繚繞、一派忙碌景象。“剛剛接了3000多萬元的訂單,正在加緊趕工。”公司負責人林黎炯說。
該公司的“前身”是一家水產品加工企業,去年12月轉型為集海洋貿易、漁業、生鮮供應鏈、冷鏈物流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司,今年9月16日正式投產。公司以“服務+生產”模式,在水產品精加工的基礎上,整合漁船漁供、客戶預購、漁工用工、冷鏈物流、船用物資需求、金融服務、代加工以及倉儲等信息,通過“耕山牧海”App電子商務平臺,實現市場資源共享。
林黎炯介紹,一直以來,象山水產品加工企業都是通過產品找客戶,信息資源共享后,可以根據市場、客戶需求,謀求與企業、市場、漁民的深度合作,形成采購、加工、倉儲一站式服務,實現精準下單、精準生產,有效縮短企業資金周轉時間,避免產品同質化,提高企業效益和漁民收入。“投產還未‘滿月’,已經完成訂單800余萬元。”他說。
同時,公司引進先進設備,依托超低溫“液氮冷凍技術”,打造全國海陸冷鏈物流,實現海鮮經營去“中間環節”,提升了海鮮的貨品質量。加盟“象山海鮮”品牌后,通過“線上+線下”銷售模式,逐步形成象山水產供應鏈閉環數字產業圈,填補象山海鮮供應鏈空白。
“品牌賦能企業,形成雙向發力,真正實現品牌、企業、產業、漁民的共贏多贏。”縣水利和漁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縣深入實施“品牌漁業”戰略,對縣內漁業龍頭企業進行登記授權,以品牌效應拓寬區域海鮮銷售渠道,形成“海鮮+”發展模式,不僅優化了漁業產業結構,也進一步提升了象山海鮮品牌價值,實現產業優質高效發展,促進漁民增收致富。
目前,我縣已授權象山海鮮品牌加盟企業20余家。2020年,全縣水產品總產量59.04萬噸,漁業產值106.40億元,漁業經濟綜合產出230.16億元,漁業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五、浙江省第二、寧波市第一位。(記者 陳佳雯 通訊員 陳挺)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