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紅米”香飄鄉村振興路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特色。世界文化遺產千年哈尼梯田的沃土孕育了獨特的梯田紅米,粒粒飽滿紅潤的紅米養育了一代又一代哈尼族群眾,幫助哈尼族村民把日子越過越滋潤。
近幾年,元陽縣委、縣政府依托哈尼梯田資源優勢,大力培育紅米產業,采取提供籽種、市場引導、政策扶持、信息服務和加大資金投入、加強技術指導等措施,依托元陽縣糧食購銷有限公司,走“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引導和鼓勵農民種植紅稻谷,走出了一條發展紅米產業脫貧致富道路。
陳關其是逢春嶺鄉老曹寨村村民,聊起紅米時他由衷地感慨:“這幾年,政府扶持我們栽水稻(紅米),糧食種子也免費發給我們,增加了我們的收入,生活改善了,我們非常開心。”
長期以來,梯田紅米品質雖好,但不為人知,銷售渠道窄,糧價過低,賣糧難等因素制約了農民生產積極性。為此,元陽縣想盡辦法攻克一個個難題。著力推動實施“品牌強農”戰略,依托糧食購銷公司、合作社、帶頭人等經營主體,用農業品牌化建設連接田頭與餐桌,用品牌杠桿撬動梯田紅米產業高質量發展。
“要打響梯田紅米品牌,把好生產源頭質量關是關鍵。”元陽縣糧食購銷有限公司總經理沈鴻文說,合作社嚴格按照“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制定紅米生產無公害、無污染的標準化生產流程,聘請兩名高級農藝師為技術顧問,舉辦無公害農產品栽培種植技術講座,推行新型農作物種植技術,并常年在田間地頭進行技術指導,不斷提高農民標準化種植技術,確保梯田紅米增產增收。此外,建設了梯田紅米產后綜合服務中心項目,為種糧農戶提供代收購、代儲存、代加工、代銷售等服務,一攬子解決農戶收糧、儲糧、賣糧等一系列難題,讓梯田紅米真正成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元陽縣糧食購銷有限公司充分發揮職能,從供應原料產品轉向供應高附加值產品,不斷拉長梯田紅米的產業鏈、拓展功能鏈、提升價值鏈。精制紅米、水碾米、留胚紅米、紅糙米4個品類的產品組成“聯合艦隊”,形成公共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共建共促。2014年,元陽梯田紅米獲得了“云南六大名米”稱號;2015年,元陽縣被評為“中國紅米之鄉”。
在銷售環節方面,元陽縣政府巧打“組合拳”,走電商發展之路,通過淘寶、京東、龍潤集團、微信公眾號等20多家網絡平臺將紅米產品銷往全國各地。紅米品牌從2010年的“阿波紅尼”發展到現在的“梯田印象”“元陽紅·梯田紅米”等,成功延伸產業鏈,推出了紅米酒、紅米糊、紅米餅、紅米茶等。
去年3月,元陽縣政府領導通過抖音、今日頭條等平臺進行愛心助農專場直播,助力農產品銷售。直播當天,3小時的直播就有超過69萬人在線觀看,訂單量 達 20163單 , 銷 量 達101815斤。
一系列舉措,讓長期藏在深山的梯田紅米走出了大山,成為帶領元陽鄉村振興的一大“發動機”。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