譜寫農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黔東南州農業現代化發展綜述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
近年來,州委州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圍繞“四新”主攻“四化”,扎實推進農業現代化,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穩產能 增效益 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堅決扛起穩定糧食生產保障糧食安全的重任。緊緊圍繞穩定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生產,大力發展生態畜牧漁業、特色種植業。據統計,全州糧食種植面積432.93萬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07.69%。各縣市種植任務全面完成。預計全年糧食產量達141.02萬噸,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11.02%。
走進岑鞏縣雜交水稻制種生產核心區,稻田、村莊、遠山構成的田園景色美不勝收。
岑鞏縣雜交水稻制種始于1976年,至今走過了45載,相繼獲得“國家級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縣”“國家級制種基地獎補大縣”等授牌命名和政策支持,是貴州省唯一的國家級雜交水稻制種基地縣。
為保障糧食生產安全,擴大糧食生產面積,岑鞏縣在雜稻制種方面,做法措施有力,經驗可取。充分發揮政府橋梁紐帶作用,引進廣西兆和、湖南隆平高科等十多家國內知名制種企業到岑鞏訂單生產、合同收購,保底訂單收購12-16元/kg,全縣雜交水稻制種產業實現訂單全覆蓋。積極引進廣西兆和種業公司“網紅爆款”的“又香優”系列優勢品種,實施3年6萬畝種植加工計劃,今年已實施8680畝。今年,通過引進優質品種及種子深加工,保底收購價提升至15-20元/kg,全縣3.2萬畝雜交水稻制種產值預計達到1.4億元。
產業是農民增收致富的“源頭活水”。黔東南州堅持推行“州領導領銜、專班化推進”,特色農業產業持續優化發展,加快形成了規模效應。
現代畜牧業穩扎穩打。全州生豬存欄136.63萬頭,生豬累計出欄124.72萬頭,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83.15%,同比增長25.13%;產值累計完成46.32億元。全州生態家禽出欄2327.92萬羽,完成全年目標任務3000萬羽的77.6%。
中藥材產業方興未艾。全州中藥材總種植面積完成121.58萬畝,同比增長15.89%;產量18.42萬噸,同比增長56.85%;綜合總產值29.61億元。
茶葉產業力爭上游。全州茶園種植面積65.82萬畝,投產茶園面積54.27萬畝,同比增長5.32%;新增茶葉種植面積1.33萬畝,茶葉產量2.43萬噸,產值達36.14億元。
農產品加工風生水起。全州農產品加工實現產值96億元,農產品加工轉化率48.26%,同比增長13%。
這些成績,都是我州立足實際,持續推進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加快農業現代化、推進鄉村振興開新局的真實寫照。
強基礎 重科技 提升現代農業生產體系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業機械化發展水平,全力推動全州農業進一步向高效、優質、綠色、安全方向邁進。
大力推動農業綠色生產。持續開展科學施肥,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有機肥替代化肥等技術推廣應用,確保主要農作物肥料利用率平均達到40%以上,農用化肥施用量持續負增長。
大力推廣良種良法。種植業上大力推廣良種良法配套技術,水稻良種良法覆蓋率達100%,果蔬良種良法覆蓋率達90%以上,壩區復種指數達到2.03。
大力發展裝備型農業。抓好農機購置補貼工作,2021年省下達第一批中央購機補貼資金360萬元,第二批125萬元,共計485萬元。截至目前,完成農作物機耕面積305.885萬畝,完成機播面積18.996萬畝,機械澆(灌)地面積6.98萬畝。全州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46.65%。
多舉措 齊發力 壯大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農業現代化發展離不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支撐。
我州充分發揮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作用,持續推進全州2753個試點村“三變”改革工作,開展多種形式合作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榕江縣“三社聯建”模式已在全州推廣,正在向全省等更大范圍推廣。
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截至目前,州級以上龍頭企業524家(含國家級1家、省級111家、州級412家),今年新增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正在公示中。
推進國有涉農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積極引導和指導州內國有涉農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通過調查摸底,全州共有國有涉農平臺公司34家,已完成轉型的有19家,其余15家已完成轉型方案的制定。
在品牌化建設方面,我州抓實產品品牌培育,創建了 “苗侗山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近日,黔東南州一大批豬肉、牛肉、雞蛋等農產品銷往廣東省佛山市,標志著“苗侗山珍·黔貨入粵”這一戰略正式開啟。
截至目前,全州“二品一標”獲證189個。授權使用“苗侗山珍”品牌12家。積極開發“苗侗山珍農特產品服務平臺”微信小程序,目前正在推廣。
農業現代化之路任重道遠。如今,全州各地立足實際,真抓實干,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民收入,為全州加快農業現代化注入強勁動力。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