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茶重塑法,助力繪就鄉村共同富裕美好圖景!
又到一年桂花季,徑山“桂香徑紅”飄香上市。
桂花和紅茶的奇妙碰撞,老底子制作手法的加持,讓“桂香徑紅”成為茶友們追捧的秋季限定。
作為“季節限定”,桂花的花期只有大約15天。為了保證入茶的品質,只挑選盛花期香氣最足的金桂,純手工采摘、去除雜質后當天入茶,品一口,鮮醇爽口,回甘悠長。
徑山有茶葉栽種面積1.74萬畝,茶產業成為全鎮支柱產業,徑山茶炒制技藝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現品牌價值達25.17億,成為帶動鄉村振興的“金葉子”。
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該鎮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把"黨建+"工作方法貫穿于各項工作中,從徑山紅茶的制作技藝中提煉出了"紅茶重塑法",順利推進美麗城鎮、美麗公路、集鎮管理等重點任務,成為打造“共同富裕·鄉村新社區”鎮域范例的有力抓手。
徑山紅茶制作的第一步是萎凋,即減少鮮葉的水分含量,便于造形。該鎮要求全體鎮村干部在部署各項工作前,認真審視,對標對表查找存在的不足,結合"三服務"走訪,去除工作中的水分,做到心中有本賬,逐一量化、實化。
徑山紅茶制作的第二步是揉捻,即將萎調后的茶葉進行揉壓,破壞原有的葉細胞,為發酵做準備。該鎮要求全體鎮村干部要打破舊觀念舊思維,在破解問題的過程中,依托新知識、新技術創造性地落實任務責任,開拓工作新局面。以“云上徑山”數字駕駛艙一體化平臺建設為牽引,拓展應用場景建設,構建數字鄉村治理體系新局面。
徑山紅茶制作的第三步是發酵,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即揉捻后的茶葉在特定環境下發生酶促反應,從量變到質變,固定紅茶的品質。該鎮要求全體鎮村干部要有解決問題的自覺,綜合運用專班攻堅、分類破難、集成服務、問題銷號、督促檢查、群眾評價等手段,構筑完整閉環。圍繞村莊環境綜合整治和美麗公路、綠道提升串聯等打造美麗鄉村,在推進過程中克難攻堅,聽取群眾建議選材本土化,一戶一策定方案,不斷提升村居環境,構建了“一寺、一路、一村、一廊、一街、一帶、一谷、一田、一園、一圈”的“十個一”融合發展新路徑。
截至目前,A級景區村莊全覆蓋,其中3A級景區村莊6個,創建為5A級景區鎮,2020年全鎮游客人數達405萬人次,旅游綜合產值突破20億。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