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守好綠色生態 打造綠色產業
在滇西一體化發展格局中,保山市地位舉足輕重。
經濟總量已邁上千億元臺階的保山,正奮進在更大視野、更高目標的“十四五”新征途上。
省委、省政府對保山市的未來發展定位是,建設成為世界一流“三張牌”示范區、興邊富民示范區、國際文化旅游勝地。
瞄準綠色生態優勢和綠色產業優勢,“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時期,保山市將堅定不移守好綠色生態,大力發展綠色產業經濟,譜寫好新時代保山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按照近期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各州市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保山市圍繞目標定位,將重點從高質量建設高原特色農業示范區、高質量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勝地、高質量建設千億級綠色硅材產業集群、筑牢滇西生物生態安全屏障、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打造沿邊開放重要窗口等方面發力。
堅決守護好“綠水青山”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產業經濟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強有力支撐和基礎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保山這片滇西紅色熱土上,實現了生態建設與綠色產業發展“雙豐收”。地區生產總值由2012年的389.96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1052.58億元,年均增長10.8%。初步形成了以硅基產業、食藥、輕紡、綠色化建、電子信息等5大工業為主的工業產業體系,“綠色食品牌”異軍突起,旅游綜合競爭力持續增強。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2年的5331元增至2020年的13426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18907元增至2020年的36433元。保山市中心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項目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獎范例獎,入圍“改革開放40年地方改革創新40案例”。騰沖市、昌寧縣創建為國家級園林城市,隆陽區、施甸縣、龍陵縣創建為省級園林城市;保山市、昌寧縣創建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示范縣。
“十四五”時期,保山市將進一步在筑牢滇西生物生態安全屏障上聚力突破,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堅決守護好綠水青山、藍天白云、良田沃土。
為此,保山市作出了開展“四大行動”的工作部署。
深入扎實開展高黎貢山保護行動,牢固樹立保護第一理念,進一步摸清底數,建立嚴格的管控體系,強化科技支撐,全面提升管護能力,牢牢守住國家西南生物生態安全第一道屏障。
深入扎實開展河道生態治理行動,堅持系統治理、綜合治理,確保2021年水質惡化趨勢得到遏制、2022年根本好轉、2023年達到水環境功能區劃標準,把東河治理成“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美麗河流。
持續推進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行動,持續用力、久久為功,把保山壩區打造成為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示范區。
開展生態修復行動,持續抓好生態脆弱地帶及重要交通線兩側生態修復,廣泛開展植樹造林,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讓保護修復生態環境獲得回報,讓破壞生態環境付出代價。航拍保山市隆陽區芒寬壩子風光 毛 三攝
全力打造綠色優勢產業
按照《指導意見》提出的發展目標,未來15年,保山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以上;2025年經濟總量達到1600億元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1700億元以上;2035年經濟總量達到4000億元以上,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萬美元。
在生態環境守護重任和監管高壓下,發展綠色優勢產業是保山實現上述宏大目標的關鍵支撐。
經過“十三五”以來的聚力發展,保山綠色“三張牌”已有相當規模和產業基礎。目前,保山的工業硅產量占全省40%、全國10%左右,單晶硅棒生產成為全省最大、全國知名的生產基地;10個萬畝規模農業示范區、年出欄50萬頭肉牛產業基地、“褚橙”等項目進入收獲期,在全省2019年度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單項考核中,保山排名全省第二。
圍繞建設成為世界一流“三張牌”示范區目標,《指導意見》提出,保山市要打造國家水稻繁育基地,全鏈條重塑咖啡產業,做大做強昌寧紅茶品牌和龍陵石斛產業,大力發展肉牛產業;打造文化體驗目的地、田園綜合體和溫泉康養度假區,“十四五”期間邁入全省文旅產業第一梯隊,2025年文旅產業總收入突破1000億元大關;全力推進硅光伏全產業鏈發展,延伸構建硅電子產業鏈,發展硅化工產業鏈,有序推進碳化硅產業鏈,“十四五”期間硅基材料產業鏈完成投資500億元以上,實現產值1000億元以上。
在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示范區方面,保山市已作出5個縣(市、區)各有側重的工作布局。隆陽區突出咖啡、肉牛、生豬產業;施甸縣突出水稻制種、生豬產業;騰沖突出中藥材、肉牛產業;龍陵縣突出石斛產業;昌寧縣突出紅茶、生豬產業。力爭到2025年,全市第一產業增加值從目前的243億元增加到300億元以上,“綠色食品牌”基地認證從90個增加到570個以上,基地化率從6.3%增加到40%以上,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從1.4:1增加到3:1。
在育龍頭和創品牌方面,保山市提出,重點扶持騰藥、品斛堂、昌寧紅等本土優質企業發展,加快新綠色、羅瑞生物等在建項目,積極引進隆平高科、中種集團、墾豐種業等企業落地施甸,5年內把東方希望保山養殖公司、上海鵬欣保山公司培育成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努力爭取“高黎貢山”“昌寧紅”“蕓嶺鮮生”“品斛堂”入選云南省“10大名品”,積極支持昌寧紅茶、高黎貢山、龍陵品斛堂參加“20佳創新企業”評選,“三品一標”認證數增加到310個以上,增強保山農產品競爭力。
在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示范區方面,保山市將緊緊抓住大滇西旅游環線建設、大瑞鐵路保山段即將開通等重大機遇,依托世界高黎貢山、世界地熱溫泉博物館、南方絲綢之路南亞廊道3大世界級資源,全面推動旅游產業轉型升級。
在打造世界一流“綠色能源牌”示范區方面,力爭到2025年,實現多晶硅18萬噸,單晶硅棒60GW,單晶硅切片30GW,單晶硅電池片10GW,太陽能組件10GW,實現產值1000億元、增加值240億元以上;電子級硅基材料加工生產實現突破,率先成為全省電子級硅基材料示范基地。
圍繞興邊富民示范區建設目標,保山市在產業布局發展方面還將積極培育外向型優勢產業,深化境外農業合作,加強跨境物流發展,打造沿邊開放重要窗口。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