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非遺坦洋工夫福州體驗中心揭牌
“國家大興,茶換黃金,船泊龍鳳橋,白銀用斗量。”這民諺中價比黃金的茶,說的就是福安的坦洋工夫。2021年6月,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藝已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11月24日上午,國家非遺坦洋工夫推介會在福州三坊七巷歷史街區南后街9號盛大開啟。當天,坦洋工夫體驗中心也正式揭牌,作為坦洋工“非遺”文化展示的窗口,迎接各地的游客。福建省政協原副主席陳增光、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會長、省政協原副主席陳紹軍、省委原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李育興、省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原主任張立先、省農業農村廳原廳長黃華康、福安市委書記周祥祺共同為坦洋工夫福州體驗中心揭牌。
國家非遺坦洋工夫福州體驗中心揭牌
現場,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會長陳紹軍,福安市委副書記、政府代市長黃其山等領導進行了致辭。陳紹軍指出,茶業是福安的傳統優勢產業,在160多年前,福安坦洋村茶人借鑒本地小種紅茶制法,以本地“菜茶”為原料,制作出享譽國內外的坦洋工夫紅茶。我們要持續傳承弘揚茶文化,做大做強福安茶產業,創新發展茶科技,早日讓茶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據了解,近年來,福安市堅持“綠色發展、質量興茶”理念,集中優勢資源,持續抓好坦洋工夫品牌建設,坦洋工夫先后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中國證明商標”“中國馳名商標”等榮譽。
游客在體驗中心感受茶文化
在體驗中心,處處體現了茶的特色。游客可以了解坦洋工夫紅茶的整個制作過程,空間里展示部分老式茶盤、茶碟、茶篩、揉捻機、畬族采茶女服飾等幾十件實物藏品。重要的是在品茶中,了解坦洋工夫茶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今后還將通過展覽、實物、傳統工藝制作現場演示、多媒體等形式,集中展示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藝的保護研究成果。
當天上午,在體驗中心會議室內還舉行了“三茶統籌發展交流座談會”。福安市政府副市長施智介紹了福安茶產業發展的情況;福建茶葉學會名譽會長、首席專家馮廷佺圍繞“工夫紅茶發源地福安的探究”這一主題表達了這方面研究的內容;省農科院黨委書記肖錚就茶科技創新園情況進行介紹。與會領導和嘉賓還就制茶技藝的保護與傳承、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等議題進行熱烈討論。(陳娟娟)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