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供銷”的寧夏探索
12月1日,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與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舉行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暨寧夏建設全國“數字供銷”示范區啟動儀式,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將在“十四五”期間共同推動寧夏“數字供銷”建設,形成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力推寧夏建設全國‘數字供銷’示范區,不僅說明寧夏‘數字供銷’探索路子走對了,更是對寧夏大膽探索供銷合作社領域改革創新的肯定和支持。”長期從事區域經濟研究的寧夏社科院綜合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王林伶說,供銷合作社聯系萬千農家,鄉村振興戰略需要供銷合作社不斷改革創新,以全新的姿態迎接新使命。
寧夏供銷社成立于20世紀50年代,70余年來,寧夏供銷社在時代浪潮中經歷過大起大落,但作為黨領導下的為農服務的合作經濟組織,卻始終扎根農村、貼近農民,將服務三農作為堅持的方向。
數字時代,讓農資供應的“老本行”煥發“新生機”。2018年,寧夏提出以“數字供銷”建設為引擎,統籌推進現代供銷、開放供銷、市場供銷、數字供銷、活力供銷的建設理念。“‘數字供銷’出發點和落腳點在于提升服務“三農”的能力和水平、效率和質量,實現供銷社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為此,我們努力嘗試為傳統供銷插上數字翅膀,為農民服務更快捷,讓寧夏農副產品走得更遠、銷得更快。”寧夏供銷社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楊少華說。2019年,寧夏供銷社的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寧夏運營中心啟動運營。該運營中心與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供銷e家”相銜接,為寧夏優質農產品走向全國提供了新平臺。數字賦能,平臺發力,當年寧夏供銷社系統實現電子商務銷售2.7億元,同比增長4.3倍。
寧夏供銷社以“數字供銷”建設為抓手,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借助全國各類農交會、產銷會等,帶領系統農產品流通企業拓寬市場。先后支持吳忠、賀蘭等供銷社組織創辦“年貨節”、農產品產銷對接會暨首屆寧浙電商農產品節等農產品產銷對接會,與杭州等地18家大型商超等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幫助寧夏枸杞進入中海油全球配餐中心,使更多農產品賣難問題得到緩解。
寧夏以“數字供銷”建設促進消費扶貧。建成原州區等12個縣級電商運營中心,1053個村級電商服務站。開設展館,集中展示全區尤其是南部山區各縣(區)的147個電商名特優產品。2020年,僅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寧夏運營中心消費扶貧累計成交金額8135.79萬元。
寧夏穩步推進供銷系統“五級”業務體系數字化建設,著力打造以“供銷云”為應用核心、以中國供銷頻道和鄉村第三屏等為載體的便農、惠農、助農、富農綜合服務體系。推進“供銷云”與日用品智慧供應鏈系統和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共建、共享、協同應用。加快推進全區數字化云倉體系和物流配送網絡建設,為“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提供支撐。
思想再解放、觀念再更新、改革再深入、機制再創新,讓寧夏供銷社深化改革走在了全國前列。今年2月9日,寧夏被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正式確定為全國“數字供銷”建設示范區。
全國2020消費扶貧·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產銷對接會上消費者購買寧夏小雜糧。
就此,在寧夏供銷社系統改革創新中,“數字供銷”建設上升為國家使命、寧夏擔當,寧夏供銷社系統迎來了新發展新機遇。今年前10個月,寧夏供銷社全系統銷售總額75.4億元,同比增長19.6%,全系統深化改革的成效進一步凸顯。
據悉,為支持寧夏全國“數字供銷”示范區建設,今后寧夏將在政策、資金、重點項目建設、部門協調等方面加大力度。就在今年7月,自治區政府已印發《寧夏建設全國“數字供銷”示范區實施方案(2021年-2025年)》,寧夏計劃用5年時間構建供銷社大數據應用、農產品流通、智慧農艙、農業物聯網應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工業品下鄉、農村聚合服務等數字模塊,建立集1個自治區綜合平臺、10個縣級運營中心、100個鄉鎮綜合服務站、1000個終極服務網點的服務體系。這將進一步夯實寧夏“數字供銷”發展基礎,為寧夏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作出應有貢獻。(記者 馬越)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