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消費品帶進來 將農產品運出去 遂昌“數字物流”打通鄉村振興“共富路”
“以前只能到縣城收寄快遞,來回光是路上就要花2個小時,現在方便了,快遞員直接到村里,在家門口就能收寄包裹。”日前,遂昌縣垵口鄉大山村村民周火根從快遞員手中取回網購的物品后,又順手給遠在外地的客人寄去了一箱土蜂蜜。
在遂昌,快遞進村、農產品進城有了更便捷的新模式。今年5月,為精準解決快遞進村“最后一公里”和農產品上行“最初100米”兩大難題,遂昌聯合省郵政分公司,引入“數字物流”概念,啟動全省首個數字鄉村物流中心建設(含農村三級物流體系建設),打造全國第一套縣級郵政與多家民營快遞公司跨品牌自動化混合分揀系統。
“以往說快遞進村難,主要難在運輸成本上。村和村之間分布較散,快遞業務量又太少,導致來回的運輸成本過高。”遂昌縣郵政分公司寄遞事業部副總經理朱姿松介紹,遂昌數字鄉村物流中心打造的“統一分揀、統一投遞、成本共擔、收益共享”模式打破了這一成本屏障。
民營快遞各自為營,混合分揀線可通過“數字物流”打破不同快遞品牌之間的壁壘。在近3000平方米的數字鄉村物流標準化縣級處理中心內,201個快遞分揀落口分別對應全縣201個行政村,不同快遞品牌的派件落入同一目的地村的分揀口后,郵遞員就可帶著所有品牌的快遞進村代派,返程時再將村民的快遞或農副產品帶回寄出。
據測算,以2020年寄往遂昌的880萬件快遞為例,遂昌縣數字鄉村物流中心一年可為快遞公司減少240萬元人工成本,為鄉鎮百姓降低1400萬元取件成本。
在新路灣鎮小侯村,以往村民們種植的蔬菜因受物流時限影響難以打開銷路。前段時間,由遂昌縣數字鄉村物流中心定制的小侯村直達嘉興的農產品“個性化”專線郵路正式開通,讓當地新鮮果蔬無需經過多個中轉站,當天就能送達嘉興市。
“現在我們已整合包括申通、韻達等在內的6家民營快遞公司,建成包括蕉川村等92個村級‘中郵驛站’暨村級綜合服務站,后續將通過對站點的功能疊加,實現農村群眾家門口收寄件、線下線上繳費、購物體驗、直播銷售等‘一站式服務’。”朱姿松表示。
立足愈加完善的“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優勢,遂昌還打造了全縣首個數字鄉村駕駛艙,借力科技手段實現全縣水產業、林特產業、糧油產業、茶葉產業、蔬菜產業數據的打通和實時共享。通過“智慧大腦”分析后,可向一樓的快遞企業發送快遞物流需求,真正實現智慧化、精準化物流調度。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