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寶市:“三色產業”引領高質量發展
巍巍秦嶺,滔滔黃河。沿著連霍高速一路西行,越過函谷雄關,便來到了豫晉陜三省之交,被譽為黃金之城、蘋果之鄉、道家之源的靈寶市。
昔日的“中國金城”,如今正在擺脫靠挖礦煉金生存的老路。近年,靈寶市堅持生態立市、工業強市,著力關“自然之礦”、探“產業新礦”、挖“政策富礦”,建立以有色金屬開采冶煉加工等為主導、以“中國銅箔谷”為標志的工業體系,以紅蘋果、食用菌為主導的特色農業,以文化旅游、研學康養游等為主導的綠色產業,推動一、二、三產業發展齊頭并進,奮力開創轉型創新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鳥瞰寶鑫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無人機航拍,攝于12月1日)
金色產業愈發閃耀
12月1日,位于靈寶市城東產業集聚區的寶鑫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一片忙碌景象。在潔凈的生產車間里,一張張4.5微米、6微米、8微米等不同厚度、薄如蟬翼的金色銅箔從160臺生箔機中徐徐“吐”出。
“咱們市民使用的高端手機、駕駛的電動汽車中的電池,可能用的就是咱本土企業生產的銅箔!”寶鑫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驕傲地說。作為國內為數不多可生產高精鋰電銅箔的廠家,寶鑫電子研發生產4.5微米超薄鋰電池銅箔,產品質量得到了CATL、比亞迪、中航鋰電、欣旺達等企業的認可,被大批量采購使用,其中CATL就是華為、蘋果等手機的電池供應商。
寶鑫電子4萬噸鋰電銅箔項目僅是靈寶市探“產業新礦”的一個縮影。
在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的進程中,靈寶市以“中國金城”的大名引來了國投金城冶金有限責任公司等國字號企業。而作為黃金冶煉伴生品的銅,在黃金冶煉領域蓬勃發展的同時,如何完善產業鏈,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成為轉型中的現實問題。
加快創新發展是破題的關鍵。靈寶市結合本地實際,依托大型國企在黃金冶煉領域的成熟經驗和產業積累,大力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在“延鏈補鏈、集聚發展”中實現銅箔產業的做大增量、優化存量、提高質量,初步形成了年產55萬噸精煉銅、6萬噸銅箔等產能。其中,精煉銅產能占據全省2/3、全國5%左右,為三門峽市乃至全省銅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礎資源支撐。
華鑫銅箔5G專用高頻高速電解銅箔、朝輝壓延銅箔二期、寶鑫電子年產兩萬噸高性能銅箔項目……在今日的靈寶市城東產業集聚區,一個個銅精深加工及銅箔項目蓬勃發展,產業鏈條不斷延伸,銅箔產業集群正加速形成,“中國銅箔谷”建設勢頭正盛。
經過多年的深耕不輟,靈寶市培育壯大了9家涉銅企業,以國投金城冶金、華鑫銅箔、寶鑫電子、朝輝銅業等企業為代表的銅精深加工企業可年產電解銅20萬噸、銅板帶1萬噸、銅絲4.2萬噸、電解銅箔6.3萬噸、壓延銅箔3000噸、撓性覆銅板150萬平方米,總產值約244億元。
與此同時,靈寶市不忘創新、拓展黃金產業空間,抓住西部大開發和“一帶一路”等歷史機遇,鼓勵引導企業開展對外合作,努力拓展產業空間。
金源礦業公司新疆哈密大青山金礦探采項目、埃塞俄比亞阿科博金礦項目、黃金投資公司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區域內礦權礦產資源開發項目……目前,靈寶在新疆、甘肅、四川、青海等地區以及中亞、東南亞, 建設勘查開發項目60余個,建立探采基地2500平方公里,日采選規模達5000噸以上。
2020年,靈寶市黃金產量48.8噸,探礦進尺16萬米,新增金金屬量10噸,直接從事黃金生產員工1.3萬余人,形成了集地質探礦、采選、冶煉、深加工、網上交易于一體的黃金產業鏈,構筑了大黃金、大產業、大發展的格局。
特色農業越走越實
粗分揀、入庫、細分揀、套袋、裝箱……在靈寶市高山天然果品有限公司的冷藏庫旁,一筐筐紅彤彤、圓滾滾的富含硒、鐵、鋅、錳、鈣等微量元素的SOD功能性蘋果,正在裝箱打包、發往全國各地。
蘋果是靈寶市特色農業中的標志產品,距今已有百年發展歷史,而紅色就是靈寶農業的“標志色”。
從1921年“靈寶蘋果之父”李工生從山東煙臺引進200棵良品蘋果苗木,到1930年引種山西省、1940年走進陜西省,靈寶成為中國西北黃土高原蘋果發源地;從1949年種植面積3000畝,到1956年寺河山園藝場成立、1986年引進紅富士系列果品、2007年產量達5.5億公斤,靈寶蘋果邁進大規模發展的新階段;從費孝通給予“靈寶蘋果甲天下”的贊譽,到如今靈寶先后榮獲“中國富硒蘋果之鄉”“全國十佳蘋果地標品牌”等稱號……
一系列成績的背后,是靈寶對蘋果的百年堅持。尤其是黨的十九大以來,靈寶市堅持市場思維,實施“政府引導、企業主導、群眾參與”的生產經營模式,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建成運營寺河山蘋果小鎮,成功創建國家級靈寶蘋果現代農業產業園,大力發展采摘游、研學游、康養游、休閑游,實現了從蘋果到景觀再到文化的傳遞路徑,促進三產融合發展,帶動加工、運輸、儲藏、包裝、電商等相關產業發展,拉長了產業鏈條。
目前,靈寶市蘋果種植面積90萬畝,年產量14億公斤,果品相關企業達到53家,產業鏈條年吸納農村勞動力30余萬人,靈寶蘋果產業化集群總產值207億元,榮獲2021年度中國蘋果產業50強縣;“靈寶蘋果”先后榮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中國生態原產地知名品牌、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10強等稱號,品牌價值突破196.52億元,穩居全國縣級第一名。
以蘋果產業為標桿,靈寶市持續壯大食用菌、中藥材、煙葉、養殖等特色農業,順利實施了國家級靈寶蘋果現代農業產業園、伏牛山香菇產業集群、小秦嶺(朱陽佛山)煙區水源工程、水系連通暨農村水系綜合整治等一批國字號、省字號項目,使農業基礎不斷夯實,成為富民強村、推動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綠色旅游不斷發展
初冬時節,天朗氣清,走進靈寶市焦村鎮西冊村常樂田園文旅融合綜合體項目,歡歌笑語、不絕于耳。
彩虹滑、室內蹦床、碰碰車、真人CS體驗中心、旱冰場、特色美食廣場……顯然就是鄉村里的“歡樂谷”,這里實施企業化的管理和運營,打破了人們對農村的固有印象。想遠離城市喧囂的靈寶市民,僅需10多分鐘的車程,就可以到達西冊村,在這里享受鄉村之旅、體驗農耕文明,做一做農業科普實踐,看一看三產融合帶來的鄉村振興的新變化。
誰能想到,2018年以前,靠傳統農業發展的西冊村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僅有2000元,如今,西冊村通過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發展鄉村旅游,激活了“一池春水”,累計接待游客50萬人次,綜合收入1500萬元,徹底改變了“一窮二白”的命運。
無獨有偶,距離西冊村20多公里的故縣鎮河西村,旅游產業也發展得風生水起。河西村正在為村集體經營的漢山景區修建客運索道。索道全長1928米、總投資預計9500萬元,建成后將成為三門峽地區第一條索道,將于2022年5月正式營業。
西冊村、河西村的蓬勃發展,得益于靈寶市對綠色生態旅游的傾力投入。如今,鄉村旅游已成為推動靈寶市文化旅游產業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新生力量。
近年,靈寶市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引領,以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為主線,加快構建“一帶一核四山五區一基地”文化旅游業發展格局,豐富特色文化旅游產品體系,著力構建黃河文化旅游帶,建設函谷關歷史文化旅游區核心景區,建設主題鮮明的娘娘山、燕子山、漢山、亞武山自然生態和文化旅游景區,培育多元開放的文化旅游市場。
如今,靈寶市建成了國家級研學基地1個、省級研學基地4個,三門峽市級研學基地6個;蘋果小鎮、老子文化養生園、“秦人碼頭”夜經濟綜合體等項目建成運營;《道德經》文化藝術周、蘋果花節、農民豐收節暨靈寶蘋果采摘季、金城果會、第五屆老子文化論壇等特色活動成功舉辦,綠色旅游不斷叫響,靈寶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