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師阿拉爾市:一顆“尤棗”致富一方棗農
眼下,正是紅棗產銷兩旺的季節,一師十三團胡楊樹紅棗加工廠內,工人們正在進行紅棗清洗、烘干、分揀工作,一片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最近這一批貨(紅棗)要發往杭州、廣州,這幾天需要抓緊時間加工出來。”看著自己廠里一箱箱包裝起來的紅棗,一師阿拉爾市邊疆紅果品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尤良英如是說。
1991年,21歲的尤良英來到了兵團,此后的30年來,她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帶領職工群眾走上了致富路。
她是全國人大代表、是民族團結典范、是十佳農民、是新疆特色林果推廣大使、是合作社理事長,更是帶動職工群眾致富的“尤大姐”。
尤良英性格開朗,從小愛折騰、閑不住,來到新疆之后,她就跟著當地群眾學會了種棉花、種棗樹,由于勤勞能干,很快成為致富帶頭人。
在尤良英看來,一家獨富不是富,只有帶動大家共同富裕才是真的富。為了帶動更多鄉親致富,2016年3月26日,邊疆紅果品農民專業合作社正式掛牌成立。成立合作社的同時,尤良英還用自己的名字注冊了商標,“尤棗”從此誕生。
“合作社成立之初有103個社員,真正注冊時只剩下了16個。如今,我們已經有1700多名社員了。”回憶起剛建立合作社的場景,尤良英笑著說。
最初的合作社主要種植以紅棗為主的綠色農產品。不同于傳統印象中的合作社,邊疆紅果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紅棗種植生產采取的是訂單農業模式。合作社主要負責生產,杭州疆來實品商貿有限公司負責銷售。
萬事開頭難。最初,讓尤良英頭疼的是,如何從一個連隊職工變成合作社的社員。身份需要轉換,更重要的是思想需要轉換。怎么適應這種轉換,成為他們面臨的最大難題。
功夫不負有心人,憑借著過硬的品質,“尤棗”的品牌打出去了,紅棗銷量也一路攀升。
2020年春節前后,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大家無法外出,直播帶貨火了起來。尤良英迅速轉變思路,決定加入直播帶貨隊伍中,她開始在淘寶、抖音等平臺進行直播,讓合作社生產的特色農產品通過電商渠道進入千家萬戶。
2020年4月,尤良英又一次帶頭成立了阿拉爾市萬農果品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集聚蘋果、香梨、葡萄、薄皮核桃、吊干杏等多種新疆特色農產品,經營能力倍增。
在尤良英不懈的努力下,合作社的收入直線上升,2019年銷售額600萬元,2020年1600萬元,今年預計突破2000萬元。
今年9月,尤良英入選“全國十佳農民”,獲得了10萬元資助金和網商銀行的200萬免息貸款。
條條大路通致富。今年,尤良英又推出了“屯墾沙漠一棵樹,代代傳承戍邊情”共享果園項目,目前,已有10萬余棵棗樹被全國各地的人認養。
尤良英表示,共享果園項目意在利用紅棗資源,帶動當地棗農樹立品牌意識,盤活產業經濟,做精紅棗名片,助力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向全國人民宣傳新疆、宣傳兵團。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提到接下來的計劃,尤良英神采奕奕地說,“如今有了充裕的資金,我想好好利用這筆資金,爭取讓我們的合作社越來越好,將‘尤棗’品牌做強做大,帶領更多的人走上致富路。”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