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蒲江:“小地標”成就大產業
行走在成都平原,不經意間就會和地理標志產品擦肩而過,他們有的是烙印在當地人心中故鄉的味道,有的吸引著絡繹不絕的游客,有的是老百姓脫貧致富的“搖錢樹”。
蒲江雀舌、蒲江獼猴桃、蒲江丑柑、蒲江米花糖……這些“蒲字號”產品正從蒲江走向世界,成為涵養地域氣質、厚植品牌文化的重要載體。作為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在推進綠色發展、鄉村振興和富民強縣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培育地理標志品牌是助推鄉村振興、實現綠色崛起的戰略選擇,是做強縣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近年來,蒲江縣“小地標”升級為“大產業”,背后是怎么做到的?
高位推動加碼政策培育發展沃土
蒲江縣堅持高位推動,制定了一系列規范性文件,對專用標志申請、使用和管理等進行統一規定,加強地標產品的保護和監督,從制度上保障地標產品的健康發展;堅持標準先行,實現地標產品標準化生產管理全覆蓋;加碼政策扶持,對地標產品基地建設、專用標志使用、銷量銷額等給予一定項目扶持和補貼,增強地標產業發展后勁。
龍頭帶動引領示范推動融合發展
蒲江縣采取“龍頭企業+基地+專合組織+農戶”的經營模式,不斷優化要素配置,推進地標產業規?;l展。以地標示范區核心基地為載體,打造“蒲江雀舌”茶文化觀光AAAA級景區、“蒲江丑柑”生態農業觀光帶,建成融合8S標準化種植的國際獼猴桃公園,開展鄉村旅游活動,推動地標產業高質量發展。蒲江縣先后獲評“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中國最美休閑度假旅游縣”。
增量提質推廣輻射擴大品牌效應
質量是品牌的基石,蒲江縣始終堅持將地標產品質量置于首位,構建農業標準、質量管理、綜合服務、巡查執法“四位一體”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強化網絡監管,推進“以網管網”,開展對地標品牌的網絡定向監測,線上線下齊發力,維護地標產品的特有品質。采取參展參會、廣告媒體等方式,蒲江結合農村電商,多渠道宣傳推廣地標產品,讓更多人了解地標產品,讓消費者享受到更豐富的優質地標產品。
“蒲山何青青,蒲水何渟渟。振興鄉村美,福澤百姓興。”蒲江縣堅持“培育一個品牌,做強一方產業,造福一方百姓”的發展理念,依托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形成強大合力,讓“小地標”撬動“大產業”,繪制“生態福地、大美小城”的美麗畫卷。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