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荔枝:品牌變招牌 產業成王牌
荔農駕駛機械在茂名的五化果園中噴施農藥。馬晨雨 攝
廣東以荔枝為媒介,著力打好“產業牌、市場牌、科技牌和文化牌”,借助“甜蜜果”的美好寓意不斷挖掘歷史文化,實現產區市場與銷區市場的聯動及海外市場的拓展,荔枝銷售實現疫情下逆勢上揚好局面,守護了果農的“荔枝尊嚴”。
以品牌建設促進高質量發展
提升科技含量。把握種業要害,加大品種改良力度,加快優質早、晚熟新品種的選育攻關;在茂名建成國家荔枝種質資源圃,匯集全球12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多個荔枝種質資源;高接換種等技術應用在促進荔枝產業提質增效方面作用明顯。全面提高采后處理技術水平,加大對冷鏈、保鮮、加工等突出短板的技術研究,不斷延長產業鏈條。
堅持標準化生產。堅持以綠色和智慧為發展目標,加強“五化”標準荔枝果園建設,完善生產管理體系和標準。在2021年中國荔枝產業大會上展示全國首個“空天地一體化”荔枝智慧果園,果園減肥減藥量可達40%以上,農事效率可提高300%,節約人工成本約300元/畝。開展溯源服務能力建設,加快產銷區一體化質量追溯信息網絡建設。
以品牌營銷拓展兩個市場
實現國內市場聯動發展。以“12221”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為依托,通過中國(廣東)荔枝產業大數據中心提供信息指引和智慧支持。依托冷鏈物流等新技術的下沉擴大銷售半徑,開拓新消費市場;在全國熱門旅游城市打造五大荔枝廣場,聯合陜西、江西共同策劃“荔枝北上,蘋果南下”“粵品入贛,贛品進粵”活動,深化省際流通合作。
擴大國際市場傳播途徑。組建了全國最大的荔枝出口集團——中荔集團,積極培育出口示范基地和出口企業,發起“廣東喊全球吃荔枝”、“廣東荔枝”在全球核心城市“亮屏”等營銷活動。2020年首次出口智利,實現了鮮荔枝出口南美洲的“零突破”;2021年廣東荔枝出口6大洲的20多個國家和地區。
以品牌發展擴大文化影響
近年來,三屆中國荔枝產業大會選址廣東,被主流媒體競相報道,營造了良好的市場輿論氛圍。主產區茂名成功創建荔枝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和“大唐荔鄉”國家田園綜合體,基本建成了中國荔枝博覽館主體工程;相繼推出“尋味高州荔枝”溯源體驗路等文旅路線,引發荔枝網紅打卡潮流,強化品牌IP符號。
各級管理部門把提高荔枝產業發展質量和品牌營銷能力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重要內容,重點實施“荔十條”,“廣東荔枝”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2021年截至目前,廣東銷售荔枝147.31萬噸,實現產值140.8億元,上半年出口量同比增加79.8%。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