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勝一籌!”品牌效益凸現
“通過與當地種糧大戶簽約,我們已建立起萬畝優質小麥生產基地,可直接帶動500余戶種糧大戶從中受益。”近日,在面粉行業打拼了37年的山東和興面粉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延濤告訴記者,為了進一步拉長產業鏈,該公司在原有2條制粉生產線的基礎上,又投資安裝了4條掛面生產線和1條面琪生產線,日處理小麥1000噸,日產掛面150噸、日產面琪30噸。“面粉變面條,價格翻了一番。后來,我們成功入選‘聊·勝一籌!’品牌行列。在聊城市、高唐縣兩級農業部門幫助支持下,我們的產品得到更多參展機會,也進一步提升了公司效益。”
“農產品加工產業鏈一頭連著市場,一頭連著農民,精深加工程度決定了農業增值程度、農民富裕程度和現代農業的程度。”在高唐縣委書記楊新勝看來,高唐縣農產品加工產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集聚效應,大可成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新支撐、農業轉型發展的新亮點和文旅融合的新載體。
“特別是近兩年‘聊·勝一籌!’品牌的推廣,對全縣農產品和加工產品走出高唐打入國家市場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讓高唐的企業品牌走出了新的一步。”高唐縣農業農村局局長任希恒說,為切實推動高唐縣品牌農業發展,高唐縣農業農村局積極走訪全縣的農產品企業,經過認真篩查、上報,如今全縣具備使用“聊·勝一籌!”品牌標識獲授權的單位已經增加到12家。
作為農業大市,聊城市致力于擦亮“聊·勝一籌!”金字招牌,把聊城優質農產品推向更大市場,讓品牌紅利惠及廣大農民群眾。隨著城鄉群眾對品質生活的不斷追求,各地特色農產品品牌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聊·勝一籌!’給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合作社有了藥廠、藥店、代理商等優質客戶,還組織了更多大宗團購。在這個平臺上,村民拓展了視野,發展靈芝產業的信心更足了。”在冠縣店子鎮春江靈芝合作社,靈芝種植專業戶梁煒說,“去年,合作社在‘聊·勝一籌!’平臺的銷售額達到144萬元,全年銷售額增加了三分之一,實現了歷史新突破。”
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聊·勝一籌!”品牌是重要抓手。截至11月份,聊城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共有482家,其中具備使用“聊·勝一籌!”品牌標識的企業達112家。同時,全市成功落地“聊·勝一籌!”品牌產品展銷中心,開展“聊·勝一籌!”重點品牌形象傳播、優質產品展覽展示,助力聊城品牌農業走向更廣闊的市場,讓“聊·勝一籌!”的金字招牌更加閃亮。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